ESM遭遇北欧阻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一场马拉松式的会议能带来什么?也许只能是一些如马拉松一样的决议——遥远且不解决问题。
7月9日,在讨论了9个小时之后,欧元区17国的财长们带着疲倦的面容汇报了他们的讨论结果:他们决定对西班牙启动300亿欧元的救助,协议则在7月底才能达成;他们决定讨论对塞浦路斯的救助,讨论时间定于9月底(那几乎已经是塞浦路斯向欧盟提出救助100天后);他们决定让ESM(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直接救助银行,但初步讨论也要在9月——在复杂的欧盟金融业监管谈判达成之后。
欧元区财长们的确如会前宣布的那样对6月底的欧盟首脑峰会的救助方案进行了讨论,但讨论的结果似乎只是让市场对这些方案更加失望。
7月10日,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总理蒙蒂表示不排除接受ESM救助的可能性。在欧元区重债国需要ESM的关键时刻,ESM却被阻击在了路上。
芬兰的强硬
在这场讨论如何尽快救助西班牙的财长峰会之后,西班牙融资成本上涨至欧元面世以来新高。其10年期公债收益率再度突破7%关口,上涨至历史新高7.32%。7%的国债收益率曾经是爱尔兰和葡萄牙陷入债务危机的标志点位,现在西班牙也正在步入这个行列。
在德国对于救助西班牙做出让步之后,德国曾经的盟友——欧元区仅存的四个拥有AAA级国债评级的国家中的两位——荷兰和芬兰开始出现在前台,扮演起反对者的角色。“芬兰不应该准备为其他国家的债务和风险共同承担责任。”7月9日,芬兰财长乌尔皮莱宁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即以强硬的说辞表明了芬兰的立场。
随后,这一强硬也被带入了9日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上。在会上,芬兰、荷兰的财长们对于10天前,欧元区领导人许诺给西班牙银行的救助“特赦”投下了反对票。为了避免增加私人投资者对于西班牙国债的担忧,包括默克尔在内的欧元区领导人曾表示,在利用ESM资金救助西班牙银行业的行动中可放弃欧盟所具有的优先债权人地位。德国人的让步似乎有些一厢情愿。
“芬兰反对取消优先债权人地位,也反对欧元区永久救助基金ESM在二级市场上购买重债国国债。”乌尔皮莱宁在会上表示,比反对取消优先债权人地位更为苛刻的是,芬兰还提出了要求西班牙对于来自芬兰的救助款给予抵押担保。对于来自芬兰的担保要求,欧元区集团主席容克予以了坚决的反对。“未来西班牙将不需要提供主权保证就能够直接接受银行资本重组。”容克说。容克摆出了与乌尔皮莱宁“硬碰硬”的架势,但在底气上芬兰也许更足一些。在向西班牙要求抵押担保之前,芬兰有着成功获得希腊近3亿欧元担保的先例,在经过长达4个月的谈判之后,芬兰成为了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唯一获得希腊担保的国家。虽然这一漫长的协商过程,曾延误了欧盟对希腊的救助,但芬兰在欧元区的重要地位却得到了确立。“对于欧元区国家中唯一一个一丝不苟履行了欧盟财政条约限制的国家,坚持要求一定的条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乌尔皮莱宁在获得希腊抵押后曾表示。
芬兰的财政赤字占GDP之比为0.5%,远远低于欧盟3%的要求,公共债务占GDP之比为48.6%,也在欧盟60%的上限之下,芬兰财政的健康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欧元区的“榜样”国家——德国。作为北欧5国中唯一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芬兰一直对自己的欧元区成员国身份摇摆不定。在欧债危机蔓延至西班牙之后,芬兰多次表达了欲退出欧元区的想法。“芬兰宁可离开欧元区也不愿意为其它国家还债。”“芬兰不会不计一切代价将自己捆绑在欧元上。”乌尔皮莱宁的强硬态度也引发了市场关于芬兰将是第一个退出欧元区国家的预测。以“退出”欧元作为要挟,芬兰似乎真的要强硬到底。
作为其盟友,荷兰的表态虽然没有芬兰那样如此强硬,但荷兰财长徳亚赫关于ESM对银行重组的每一项计划,荷兰都将通知本国议会审议的态度,还是让外界清楚地领会到了其反对的意图。“存在于拥有高评级的北欧国家与陷入重债的南欧国家之间的互不信任将成为救助欧债危机的最大阻力。”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人德拉吉直抵救助问题的核心。
虽然芬兰与荷兰并不是欧元区的重要经济体,但是按照欧盟协调一致的规定,ESM用于救助银行业必须得到欧元区17成员国的一致同意才可获得实施。芬兰与荷兰的强硬立场已经暂时阻击了ESM对于西班牙银行的救助。
ESM跨栏赛
阻击ESM的力量不仅限于荷兰和芬兰两国。
即使没有芬兰和荷兰在欧元区财长会议上的强硬表达,利用ESM救助西班牙银行业其实也只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作为救西班牙银行业的“弹药库”ESM救助机制本身还悬而未决。在ESM真正成为可实施的救助机制之前,它还需要跨过许多障碍物。
7月1日,本应该是ESM施行的日子。然而,在这一天,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还有8个没有通过这一机制,其中包括作为最大投资国的德国。6月29日,在德国议会已经批准了ESM机制后,由德国学者、议员、普通公民组成的反对者代表团向德国宪法法院提出了针对ESM的不信任案。这一行动使得本就差德国总统高克签署便可实施的ESM机制被迫延期。
7月10日,德国宪法法院就ESM的合法性举行了听证会调查。“若ESM的批准被延误至今年7月以后将使得市场(不仅是德国市场)产生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并会让外界对欧元区在时间框架内做出必要决策的能力产生怀疑。”作为与会的证人之一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表示。朔伊布勒的警告并没有加快德国宪法法院的审判速度。在当天听证会结束之后,德国宪法法院表示将就ESM是否违宪问题进一步讨论,有德国媒体预测讨论时间有可能长达两周,甚至数月。与德国宪法法院的犹豫形成正比的是,德国民众对救助行动耐心的丧失速度。在听证举行会同一天,德国埃姆尼德市场和社会问题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德国49%的民众希望希腊脱离欧元区,这一比例比上月的调查结果又上升了近5%。
即使在两周内,德国宪法法院通过了信任案,摆在ESM实施路上的障碍也仍未被清除。按照2011年年底首脑峰会对欧盟协同一致原则的修改,ESM机制虽然不需要欧元区17个成员国全部通过,但是也要符合90%的通过原则。德国通过ESM也只会使得欧元区国家通过这一机制的比例达到71.4542%,握在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或者较小经济体手中,例如荷兰、卢森堡等国手中的投票权将成为关键。无论是有可能会使用到ESM,希望附加在其身上更少约束力的意大利,或是为维护自己AAA评级,对ESM持怀疑态度的荷兰和卢森堡都不会对ESM轻易放行,他们将利用这一砝码为自己谋取更大的谈判空间。
这还都不是摆在ESM面前的全部障碍物。在ESM获得通过之后,它还将面对最后一个高门槛。在欧元区财长会上,已经做出妥协的德国提出了自己的最后条件。“在欧元区单一的银行监管机构成立之前,ESM将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说。德国的退让只是为了让成员国加速“放权”。
ESM要越过如此多的障碍物才能最终发挥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它很有可能会轻易地绊倒在任何一个障碍物下。ESM在跳跃障碍物上所浪费的时间也许正是欧元最后的日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