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水皮:专业的力量

作者:水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23 20:07:34

摘要:水皮:专业的力量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一个国家电视台的责任,当然也是央视财经频道的责任。财经频道一转眼改版已经三周年了,第一年,水皮说这个频道变得更加国际化;第二年,水皮说这个频道为中国赢得了和地位对等的国际话语权;第三年,水皮想说的是,一个胸怀宽广、有责任心的财经频道正在成长之中。

这应该是一个国家级电视台的终极目标,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是财经频道的事,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遇到一个30年大转型的关键时刻,财经频道应该让自己参与的更深,让自己活在历史之中。但是,所有的愿景都说出来容易做实了难,一个财经频道要想让自己参与历史事件,还能参与的更深更好的途径是什么?没有别的路,无非专业、更专业。

而财经频道开播了三年,就能取得现在的影响力,也是因为它变得更专业。因为专业,所以说话算数,才有影响力,甚至是国际的话语权,因为专业,才能有议题的设置能力,不仅报道新闻进程,甚至可以影响进程。

从经济生活频道转变成一个财经频道,专业化是她的一个基因。CCTV2的专业化,其实讨论了很多年,为什么直到三年前才正式改版成财经频道,根本上这是由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以十七大报告中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投资和理财的时代,财经频道应运而生正是契合了时代的需求。

契合了时代需求,也不是想专业化就能专业化的,专业需要很多的标志和要求。财经频道的专业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报道来说话的。对此,水皮印象最深的还是频道的调查性报道,更准确地讲,它追求的是研究型报道,像做研究一样做新闻,把调查性报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比如代表作《聚焦物流顽症》。

从2011年5月9日至22日,财经频道倾全频道之力推出了《聚焦物流顽症》。《经济半小时》栏目率先撕开物流阻塞的“口子”,以深度调查的形式制作了14期节目;《今日观察》栏目与《经济半小时》深度调查相呼应,制作了14期评论,请来物流业专家把脉物流顽症;《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两档新闻资讯栏目,连续14天播报相关新闻;《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播出一期《物流业不能承受之重》,挖掘物流问题症结,探寻解决之道;5月19日,《对话》节目更是邀请企业、政府官员、物流专家,举办了一个高峰论坛《谁来疏通中国物流》,成为《聚焦物流顽症》的收官之笔。

最后,专业性决定了影响力,不仅报道了经济事件的进程,还利用专业力量影响了事件进程。这个系列报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最终在节目播出后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降低减免公路收费、取消重复征税、物流仓储用地优惠、整顿进场费、打击公路三乱等八项发展物流业政策。这就叫影响力。

除了研究性的调查报道,财经频道这三年还逐步建立起来了其它媒体难以积累的专业资源优势。比如,政策解读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这两个能力是衡量一个媒体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财经频道因为可以与国务院主管经济部委的深度合作,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紧密联系,做到了接近政策决策中心,成就了政策报道的权威性。

为了获取专业资源,在国内财经频道力图打造一个财经研究院,在国外则加强与国际专业机构、权威专家的合作。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成为了财经频道的顾问;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前主席普罗迪,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成了财经频道的财经评论员;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成了财经频道签约机构。

当然,一个专业频道的专业化道路还很长,成为一个专业的国际化的财经频道,不是一个三年能解决得了的,央视财经频道的人自己描绘这三年是“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强筋骨、第三年促腾飞”,水皮想要说的是,如果眼光放得更长远,目标更远大的话,前三年都是在打基础,下一个三年强筋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