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存准率受困于楼市反弹? “巨量”逆回购屡担重任

作者:杨中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22 19:37:46

摘要:存准率受困于楼市反弹? “巨量”逆回购屡担重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中华 北京报道

   即使月末资金紧张,降准仍然悬而未发,央行却选择出动“天量”单日逆回购来担当重任。
    8月21日,央行共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其中,7天期逆回购1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700亿元,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而之前央行已经连续开展了8周逆回购。
    但是市场间资金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当天SHIBOR各期限利率都出现了上涨。
    8月14日,央行更新数据显示,7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25.65万亿元,较上月净减少38.2亿元。同时,是继4月份以来,年内第二次出现单月外汇占款净减少。
    而与外汇占款密切相关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却在屡屡高涨的呼声中连续缺席。
    中金公司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未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房地产调控效果不显著,之前货币政策过快的放松已经导致房地产价格出现局部反弹。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结合目前市场情况,到年底,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有两次下调的空间,而8月份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很有必要性。
    但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认为,目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急迫性。从信贷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商业银行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市场之间的流动性却不是那么紧张。而降息,调低商业银行贷款下限甚至取消,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巨量逆回购来袭
    从6月以来,央行已经连续8周使用7天期、14天期逆回购,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而在上半年,央行也仅仅使用过两次逆回购,在逆回购之后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两次逆回购的连续使用周期并不长。
    “近期,央行多次使用逆回购货币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犹如打吗啡一般。由于逆回购多是7天、14天等短期,只能够在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来回变化,并不能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盛宏清认为。
    根据数据统计,在8月21日这周,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1200亿元,而央票和正回购到期330亿元。加上8月21日央行逆回购的2200亿元,那么这周央行至少向市场净投放1330亿元。同时上周也通过逆回购对市场进行750亿元的净投放,但是市场利率却出现上涨趋势,也源于8月15日为法定准备金补缴日。
    盛宏清指出,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财政存款是4274亿元,再加上外汇占款减少38.2亿元,那么市场中有4312亿元被抽离了商业银行体系,相当于上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也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的紧张。
    虽然央行在8月21日进行了巨量逆回购,但是市场间资金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8月21日,根据数据显示,上海SHIBOR各期限利率都出现上涨,尤其隔夜、一周、一月期限的利率上涨幅度最大。而隔夜、7天、14天回购利率分别上涨了12、14、17个基点。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从近期央行不断使用逆回购来调剂市场的流动性来看,逆回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同时也显现出短期流动性的调剂完全可以通过逆回购来满足。并且,在央行的货币执行报告当中显示,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货币工具,逆回购排在正回购、央票、存准率之前。
存准率的抉择
    在央行使用逆回购调剂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市场一直预期存款准备金率将会下调,而宏观数据公布时间以及周末都是央行下调的敏感窗口。
    盛宏清则认为,在8月9日公布宏观运行数据前后,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反映出了央行谨慎的态度。逆回购并不能够有效地打通资金与实体经济,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更加有效地提供流动性,进而能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债券市场。
    而2012年前7个月,外汇占款仅仅增加了2988亿元,不及2011年8月份1个月的外汇占款增加额度。
    赵庆明认为,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和今年以来的连续低位增长主要是受到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使得外贸企业推迟收汇与结汇。
    外汇占款的增长缓慢,也使得通过对冲外汇占款而流入到市场中的流动性减少,进而影响着市场的流动性,而作为对冲工具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也引起市场的争论。
 在3月份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解释存款准备金率空间以及下调时机时指出,看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必要性,要看市场流动性究竟是多还是少,同时还要针对具体的流动性状况,而流动性状况又和外汇占款有关系,和国际收支平衡有关系。通常国际收支平衡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剧烈的变动。
 一位银行业人士认为,从央行巨量逆回购来看,在目前稍紧的资金局面下,使用逆回购能够使短期内的资金准确调剂,同时还可以通过变动招标利率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并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巨量逆回购也降低市场对于存准率的预期,但是毕竟逆回购无法从根本上提供市场所需资金,所以,未来仍然不排除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盛宏清认为,8月份依然有下调存准率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贷款中有180个基点的优惠权利,但是,贷款数据却低于市场预期,正是由于贷存比、存准率等提高了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导致贷款减少,不能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