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里约再见

作者:寇建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15 18:24:02

摘要:里约再见

寇建东

    当“英伦音乐交响曲”的余音还在“伦敦碗”上空飘荡时,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已接过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大旗。“再见伦敦、里约再见”,由排列位置不同而带来的中文特有的含义,道出了几许留念和期待。而倘若把英国作为欧洲传统汽车消费市场的代表,那么,对于全球汽车工业来说,的确是到了该向它们说再见的时候了。
    这个夏天,受欧债危机、成本上涨、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整个欧洲汽车工业与奥运给伦敦带来的盛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德国大众汽车和法国雷诺的降价,部分抵免了欧债危机和高失业率的影响,6月份欧洲登记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7%至125万辆,创下8个月来最低降幅,但上半年,整个欧洲汽车销量下降了6.3%至690万辆。
    “现在PSA每个月亏损已经超过了2亿欧元,不可能不作出任何改变。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将会使整个集团陷入危险境地。”PSA集团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瓦兰大倒苦水。这家业务重心过于偏重欧洲本土市场的汽车企业曾在7月24日做出预测:欧洲市场不会很快得到恢复,并预计其欧洲市场份额今年将下降8%。
    缩水,已不是PSA一家车企的“专利”,整个上半年,德、法、英、西、意五大市场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新车销量大幅下滑,仅有德国和英国出现微增。ACEA在不久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欧洲汽车行业将收缩7%,降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07年的巅峰时期降低21%。
    面对五大本土市场的集体塌陷,雷诺汽车营销副总裁杰罗姆·斯托尔称,由于今年欧洲汽车市场萎缩加速,雷诺放弃了销售增长目标,将无法实现今年增长3%至4%的目标。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面对未来,欧洲依然没有战胜债务危机的必胜信念和行之有效的治本措施——那种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出的激励政策或者调低汽车贷款率的做法,无法掩饰欧洲业已饱和的汽车市场带来的长期“负面效应”。
    谁来激励欧洲汽车工业的“下一代”?巴西站了出来。“巴西市场有望最早于2015年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测。
    拥有1.91亿人口的巴西目前是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巴西汽车工业创造了14.7万个就业岗位,经济产值约为巴西GDP总量的5%。巴西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加(目前预计为9500万人),质量优良汽车需求的不断上升,再加上巴西本土汽车制造商的缺乏以及巴西政府出台的激励措施等因素,都成为了“激励下一代”的最好选择。
 在曾赞助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众汽车集团2011年财报中,南美市场被醒目地标注在全球版图上(享受同样“待遇”的还有欧洲、北美、印度和中国市场);在“业务拓展”部分,巴西市场同样被特别提及。而伦敦奥运会激战正酣之时,丰田宣布:将在巴西投资4.95亿美元建立一座发动机生产厂。就在同一天,丰田位于巴西圣保罗郊外的整车工厂正式竣工,这已是这家全球第二大车企在巴西开设的第三家整车厂。丰田希望用一年的时间,把自己在巴西市场的销量由去年的10万辆翻番至20万辆。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预期,作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的巴西可能在2015年以前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汽车销量有望在2020年以前达到660万辆。
    660万辆,几乎占去年整个欧洲汽车市场销量的一半,也超过了去年日本汽车市场销量的近50%。面对几乎停滞不前的欧洲汽车市场,那些汽车大佬们更有理由说出,“再见伦敦,再见欧洲;里约再见、巴西再见。”(作者系本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