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官办中介”酝酿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政府军”进驻中介市场,这并非空穴来风。
6月27日,记者从北京住建委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政府欲成立“官办中介”确有此事。“北京房屋租金不断飙升,租赁市场违规现象相对严重,政府办中介是个很好的尝试,希望通过提供可靠的服务进而引导和规范这个市场,‘官办中介’是个很好的介入方式,但由于操作过程相对复杂短期内不会有新的进展。”这位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据记者了解,6月初,北京市政府下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稳定房屋租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内容明确规定,将鼓励北京市有关部门、各区县成立国有房屋租赁经营机构,集中开展房屋租赁经营。这意味着,政府将成立“官办中介”,接受房主委托,收集房源,然后再出租给租房者。
“‘官办中介’涉及到一个具体操作的问题。由于政府不能直接办公司,因此,中介的成立形式应是政府出资,然后交给具有国有性质的公司经营,目前的民办中介虽然是受政府监管,但经营权并不属于政府所有。”上述住建委工作人员表示,文件真正的精神是鼓励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将其闲置的房屋和宿舍拿出去出租,增加市场供应量。因此,“官办中介”前期的业务范围或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自有房屋,但今后是否会涉足民用住宅的租赁业务,暂无定论。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拥有一定规模的经营性房产,且多处于城市中心位置。据记者了解,从6月开始,合肥、广西、辽宁等地已从规范资产管理和提升城市品质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出的经营性房产将统一划转,由当地政府指定专门单位规范管理。
暂不冲击传统中介
“官办中介”对应的就是民办中介,受其影响最大的也应该是这个群体,但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现有中介对该事件的反应非常淡定。
“‘官办中介’经营范围如果仅限行政事业单位的出租房,对我们而言没有任何冲击,大家就是各做各的,互不相干。”21世纪不动产一位姓查的经理告诉记者,中介是所有行业中最市场化的一个领域,拥有非常充分的竞争激励机制,“官办中介”很难将这种机制运作得像传统中介一样灵活。
但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官办中介”的经营范围仅限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房屋。记者采访的几家中介均认为,“官办中介”如果涉足民宅,一旦全面运营起来,对于民办中介来讲不光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关键是这个竞争对手的背景还是政府。
就记者了解的信息表明,“官办中介”暂无介入民宅的动向,民办中介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
此次“官办中介”之所以引得热议,大都是因为北京市政府正式将这一工作纳入文件。其实,这并非一个新生的名词,早在一年多前,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政府就曾试点由政府设立中介公司,统一代租农民回迁房,后经市场化运作向社会转租房屋。
记者从这家名为北京天河浩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由大兴区黄村镇政府主导创办,但具体租赁业务现由公司下属的北京市天河兴业房地产经纪公司代理。其租赁范围仅限黄村镇境内的门脸房以及改造安置小区村民的富余房屋,出租形式同传统中介无异,租客均需向该公司支付所租房屋一个月的租金。不同的是,传统中介称其为“中介服务费”,而该公司称其为“管理费”。
记者同时在拨通了位于黄村镇的“我爱我家”、“链家”等中介公司的电话中获悉,上述“官办中介”对其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不管是卖房子、做中介还是搞开发,这都是一些极具竞争的领域,不是哪一家就能够垄断的,包括拥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肯定地告诉记者,“官办中介”对现有中介市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造成垄断。
为央企善后?
“以政府介入的方式进行调控,从市场化来看肯定是不正常的。”合正地产总监王恭敏表示,“官办中介”应是一个地方性的政策,北京作为首都,房产物业比较多,物业的对外经营租赁问题也就随之增加。尤其是78家央企将要退出房地产业务,它们虽然不能再开发地产项目,土地也被转让了,但肯定有部分自己存量的物业和地产公司业务需要消化。
在王恭敏看来,“官办中介”是78家央企退出后的一个善后政策。“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涉及购并、转让、解体等各种问题,剩下的物业不可能一下子就没有了,成立这样一个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退出工作的一个延续,78家央企中北京地区的比较多。”他说。
据记者了解,几乎在北京政府下发《意见》的同时,国资委正在加快汇总78家央企退出的相关方案,将与相关央企举行会议以进一步协商和完善退出方案。同时,国资委官员再次强调,“要求78家央企立即退出具有一定困难,退出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上述言论,住建委的工作人员并未作出正面回复,仅一再表示,中介应该有官办的,但具体文件内部还没有进一步传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