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信托沾上实德引发猜想 两款产品扑朔迷离

作者:尹珺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09 15:05:00

摘要:信托沾上实德引发猜想 两款产品扑朔迷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尹珺 北京报道

   陷入“实德”泥潭的华澳信托最近终于松了一口气。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华澳信托,大连实德及其关联企业还曾与方正东亚信托和百瑞信托合作发行过信托产品。随着大连实德资金链告急的消息被媒体曝光后,与大连实德相关的其他信托产品能否如期兑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实德借信托融巨资
    自2010年以来,大连实德分别通过华澳信托、方正东亚信托和百瑞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进行融资。
    其中,华澳信托与大连实德及其关联企业发行的信托产品规模最大。2010年至今,华澳信托共发行了3款与大连实德相关的信托产品,分别为“长信1号”、“长信2号”和“长盈11号”,总共募集资金31.05亿元。
    2010年7月,“华澳信托·长信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2.83亿元,资金用于受让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
    同年8月,“华澳·长信2号—盛和股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募集成功,总共募集资金21.77亿元。华澳信托披露的资料显示:信托资金用于购买哈尔滨高登置业有限公司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
    2012年初,华澳信托又发行了“华澳·长盈11号集合信托计划”。信托计划规模为6.45亿元,信托资金用于向大连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由实德塑料用于采购化工建材原材料和日常经营周转。
    此外,大连实德还通过方正东亚信托和百瑞信托融资5.265亿元。
    2011年9月,“方正东亚·河南大河建材应收账款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宣告成立,信托计划规模为3亿元,以全部信托资金受让河南大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对河南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享有的共计3亿元的应收账款债权。
    同年11月,“百瑞宝盈14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大连实德二期”成立,募集金额为2.265亿元。
    2012年3月,因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突然“失去联系”,实德系背后紧绷的资金链问题受到各方关注。据媒体报道,实德系的融资总额接近120亿元。其中包括高达7.855亿元的民间高利贷、60.3617亿元的金融股权质押贷款、27亿元以上的银行贷款和以信托为主的其他贷款。
    以上提到的与大连实德相关的信托产品能否如期兑付,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两款信托情况未知
    作为涉及金额最多的信托公司,华澳信托向实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起了诉讼。对于诉讼的原因,华澳信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澳信托之所以起诉实德,是因为发现实德集团总裁和实际控制人失踪,为及时保障信托财产安全和保障投资者利益,提起诉讼是正常的资产管理方式。
    对此,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表示:“每个公司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这种风险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华澳信托此次的处理方法属于正常的业务操作手段,目的也是为了跟大连实德去交涉,帮投资者尽量挽回损失。”
    而实德系涉及的另外两款信托产品的情况则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方正东亚信托在网站上披露的《方正东亚·河南大河建材应收账款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11年第四季度管理报告》中显示:信托计划的还款人河南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截至2011年底,公司未经审计资产总额5.67亿元,负债总额4.27亿元,所有者权益1.4亿元。
    这款信托项目的担保措施包括:新蓝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铁岭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0000万股权进行质押,大连实德集团和河南大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本次信托计划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
    记者致电方正东亚信托试图了解这款产品目前的运行情况,综合管理部钟女士表示:“目前公司高管都在出差,相关的负责人都不方便接受采访,也不太方便披露产品的运行情况。”
    此前,据媒体报道,该公司风控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大连实德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预期产生违约情况的话,产品有可能提前清盘。
    百瑞信托发行的“百瑞宝盈14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大连实德二期”这款信托产品,在公开渠道能查询到的信息很少,记者致电百瑞信托总裁办想要了解具体情况。总裁办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表示:“我们是严格按照银监会的要求来披露信息的,有相关的信息都会在网站上进行披露,请您关注我们的网站信息。”
    记者试图从百瑞信托官网查找有关这款信托产品的相关信息,在百瑞宝盈系列产品的列表中,“百瑞宝盈14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大连实德二期”的状态显示为“运作中”。记者想要进一步查阅这款产品的相关公告时,发现需要登录后才能阅读。
    记者随即咨询了百瑞信托客服人员,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信托产品的运行报告是不对外公布的,而且只针对购买本信托产品的投资者披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