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德国汉堡:与上海演绎蓝色水文化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14 20:43:00

摘要:德国汉堡:与上海演绎蓝色水文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 岩 北京报道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我们非常明确地把汉堡‘港口新城’项目建设的实践和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在汉堡市第一市长欧勒·冯·伯思特看来,港口新城和上海的浦东有着相同的经历。

作为友好城市,上海和汉堡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座城市都临海,上海毗邻太平洋,汉堡紧靠大西洋;都有一条著名河流穿城而过,上海是黄浦江,而汉堡是易北河;都是国家的重要港口城市,上海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汉堡则被称为“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蓝色的水文化,让上海和汉堡虽远隔千里,却心意相通。如今,汉堡把港口新城节能建筑的正式方案带到了上海,申请加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全世界都应该看到这些漂亮的生态型建筑,希望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汉堡市第一市长欧勒·冯·伯思特说。


蓝色:共同的信念
    汉堡和上海虽然都是港口城市,但在汉堡,人们更能体会到港口的感觉——当你躺在市中心公园的草坪上晒着太阳大嚼烤香肠时,不经意间抬头,挂着花花绿绿旗条的巨轮随时都会闯入视线。港口离汉堡人的生活如此之近,或者说,港口就是普通汉堡人生活的一部分。
    港口给汉堡注入活力,同时也让汉堡人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进出港口的船只,不仅没有打扰城市的静谧,反而和沿岸古老的钟楼码头雄浑融合,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港口城市风景线;废弃的仓库被改建成了时尚的餐厅、画廊、音乐厅,城市容貌得以焕然一新,历史遗产依然留存;码头的鱼市一如既往充满着市民气息和普通人的简单快乐;在建中的“港口新城”则将彻底改变古老城市的空间和功能布局……
    从公元8世纪水边的一个军队聚集地,到今天欧洲通往世界的北大门,循着汉堡一路走来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这座城市面对未来的理想——建立一座伟大的城市,在那里,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20多年来,两个城市在经济、贸易、港口、文化、教育、人才培训、城市建设、旅游、医疗、科技、环保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汉堡已经成为上海66个友好城市中关系最密切的友城之一。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围绕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海港汉堡正向着理想中的未来,自信而谨慎地进行着历史性的探索。


金色:共同的梦想
    时过60多年,全德国人甚至全欧洲人都在关注着汉堡“港口新城”的建设。这里曾经是码头的一部分,如今,它即将华丽转身,成为一片现代化的商住混合社区。漫步汉堡,人们惊奇地发现,为数不多的老建筑,竟和周围的新建筑如此融合,有时甚至无法根据外观一眼分辨出它们的年龄。
    汉堡市政府规定,凡是建成30年以上的建筑,就属于历史建筑。经过政府批准的改造,会得到建筑专家的专业帮助,还可以得到减免税务等支持,还有各类基金会对其进行资助。“100多年前,汉堡人就意识到历史建筑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我们想尽可能地保留它们的风格,让后代能够通过建筑感受历史。这就像是上海的外滩一样。”一位留学生告诉记者。德国的每一个联邦州都有专门的委员会,负责老建筑的改造和翻修,汉堡也不例外。虽然这些老房子大都是私人的,但是哪部分可以动,哪部分不可以动,一定要通过委员会的同意。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我们非常明确地把汉堡‘港口新城’项目建设的实践和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在欧勒·冯·伯思特看来,港口新城和上海的浦东有着相同的经历。
    如今,“港口新城”作为现代化城区再次焕发了活力:综合性办公区域内,布满了公寓、餐厅以及博物馆。“毫无疑问,对这样一个无序的老城区的重新设计改造,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那就是如何去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加入环保的概念。”欧勒·冯·伯思特说,在港口新城,所有的建筑都达到了统一的环保标准——合理地利用能源,并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
    “汉堡非常愿意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一幢办公楼,用来展示我们在建筑、城市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先进环保科技。这对于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阻止温室效应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绿色:共同的愿望
    事实上,同任何一个大城市一样,汉堡不断面临环境问题的考验。和所有走过大工业时代的现代城市一样,汉堡港的发展也付出过沉重的环保代价,其母亲河易北河曾经一度黑臭得让人无法接近。从上世纪70年代起,汉堡人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此25年间,汉堡人为了让易北河重归清澈,投入了不下10亿欧元。
    即便在中国香港,也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垃圾分类”,且没有法律约束,而这在汉堡却早已施行了,人们已自觉习惯地把不同物质的垃圾分开丢弃。即便是在飞驰的列车上,“分类垃圾箱”也有其专门的位置。
    政府始终坚持推行环保理念。“港口新城的所有建筑,都必须达到符合最高标准的环保等级。”欧勒·冯·伯思特介绍说,将来在港口新城,至少30%的用水量是可再生的。在第一期建设中,已经有1800平方米的建筑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此外,还有150家私宅或住房将采用太阳能,这样能节省1/10的能源支出。
    而在远东上海浦东新区的世博施工工地上,如出一辙的环保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中。世博会举行期间,正值上海的夏季,各个场馆空调制冷的需求量很大。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的世博轴两侧的房屋及地下空间,将首次利用黄浦江水作为散热载体,以减轻空调的负荷。
    同济大学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惟定教授说,这一技术将把世博园建筑产生的热量排到江水里,其散热效率将比普通空调提高20%左右,“天热时江水的温度比气温低”。
    欧勒·冯·伯思特是上海市的老朋友。自2001年当选第一市长后,他曾多次来到上海,最近一次是2007年5月,韩正市长在会见欧勒·冯·伯思特时表示,汉堡在城市建设中的许多经验值得上海借鉴学习,欢迎汉堡市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活动。
    如今,汉堡把港口新城节能建筑的正式方案带到了上海,申请加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全世界都应该看到这些漂亮的生态型建筑,希望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欧勒·冯·伯思特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