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环保是张什么牌

作者:程凯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18 21:52:00

摘要:环保是张什么牌

 

高盛又开始“影响”市场了!18日,高盛宣布大幅下调中国2012年增长预期,将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预期从8.5%下调到7.9%,将2012年的增长预期从8.6%下调到8.1%。

国际投行也没有先见之明,无非根据最新的经济数据一步步调整此前的预测,而近期的数据真的不好。最让人担心的,是国有四大行5月前两周新增贷款接近零,这被分析为企业不敢贷款,甚至提前还款,因为对经济前景不看好,进一步的分析则是,既然企业不敢贷款,说明再放松银根的必要性也不大,一种流动性陷阱很可能即将形成。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这又是一个凯恩斯概念,说的是在企业家丧失了动物精神,从乐观转入悲观时,就算有再多的钱给他,他也不会去投资,而是把钱束之高阁。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刺激失效了。

这个时候就只剩财政刺激,给企业减税,或者政府直接支出,具体操作起来不会这么简单,往往是各种方式的结合。比如,政府希望支持环保产业,可以给相关企业减税,给相关产品的消费者以补贴,或者直接加大相关产品的财政购买,无论向国企还是民企。

环保,今天要说的就是环保,因为它已经被当成了下一轮经济刺激的一张明牌,明摆着打牌的人都知道的一张牌,就看大家怎么围绕着这张牌打好这局牌了。

就在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安排财政补贴共363亿元,支持符合节能标准的家电、节能灯、汽车等产品消费,其中节能家电一项就将获得265亿元的补贴。

具体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的比例尚未公布,但无论如何,继“家电下乡”之后的新一轮消费刺激又开始了。节能家电的刺激要比家电下乡方便实在得多,因为它面向的市场更广泛,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家电升级换代的需求。

环保这张明牌,还是一张大牌,因为它将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和提升普通人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对于这张大牌的使用,当然也不会仅仅是一个节能家电那么简单。

不信我们再听听李克强副总理5月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表的态,他说,“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潜力巨大。

就在温家宝总理告诉我们,修高铁也是一种内需之后,李克强副总理又给我们说,环保的投入也是一种内需。

温总理没有给我们拿出具体的数据,比如,中国的铁路网络还不到美国1880年的水平,中国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80多个城市还没有轨道交通。但是,按照李克强给出的数据,中国的建筑耗能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还不到其中的25%,也就是说还有75%需要改造。

所以说,环保这张明牌,不仅是一张大牌,还是一张持久牌,一张至少可以打十年的牌。

十年之前,我当记者时采访桑德环境的文一波,桑德环境还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十年之后,桑德环境已经是环保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最近这5年,在我和GE、ITT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区保持联系和交流时,听到最多、看到最多的都是他们对中国环保领域尤其是水资源领域的关注和投入,他们把中国的水生意都当成一项大买卖。

我想到的是,桑德环境这样的中国企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万科?而GE和ITT,会不会因为提前进入深耕细作而成为中国水处理行业的最大受益者?环保产业这个复合词,前一半是环保,后一半是产业。
对于这前后两个部分的理解,我们还是可以借用李克强今年1月4日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中的两个段落来加深认识:
第一段要提出的大意是,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我的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GDP的基础——人力资源,保护环境也是实现发展GDP的目标——让人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第二段要提出的大意是,扩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虽然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这种投入可以对技术、装备、服务等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从而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效益。我的理解就是,环保产业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可以拉动上下游。
其实,最主要的还不是经济账,“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李克强的原话。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质量堪忧,这是一个危险数据,也是一个机会数据,一切都源于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改进和提升的机会良多。GDP本身不仅代表了一种数量,它也可以是一种质量的体现。(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