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宝钢湛江税收给谁

作者:张继光 袁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18 21:04:52

摘要:宝钢湛江税收给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继光 袁益 北京、上海报道

   一折腾就是23年的“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如今终于要变成现实了,然而这对于宝钢来说,却没有外界预想的那么喜悦。
    处于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以及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宝钢湛江项目是否可以盈利一直遭到质疑,不仅如此,即将开工的宝钢湛江项目也同样面临着同业竞争的问题,而为了解决同业竞争,最终这个项目恐怕也将被装入宝钢股份之中。
    除此之外,随着宝钢湛江项目投资主体的不断变化,其税收分成模式也终将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的一大难题。
湛江项目23年
    5月16日,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目前已经同意了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建设,只等待国务院高层领导的签字。”
    至此,被称为“第二宝钢”的湛江钢铁项目,从开始筹备到如今准备开工,其间已历经了23年的曲折道路。
    早在1989年,广东省便开始计划在湛江这一临海的城市建造一座钢铁生产基地,但苦于需要巨额的建设费用,广东省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直到2005年这个钢铁项目引进了宝钢的加入。
    按照广东省发改委的规划,广东省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将围绕湛江钢铁项目进行,旨在把湛江项目打造成精品钢生产基地,但当时码头开发、高炉建设等项目的预算就已高达数百亿元,而2005年整个湛江市的财政总收入也只不过是117亿。恰在此时,宝钢扩张南下来到广东省,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湛江钢铁项目的筹备。
    2008年,国家发改委也正式同意了广东省与宝钢集团开展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2011年5月,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按照计划,这个项目的规模为年产1000万吨级钢铁厂,总投资700亿元。
    业内人士透露,宝钢在湛江项目上前期已经投资了40亿元,现在项目所涉及的12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平整完毕,而相应的配套设施都已经陆续完工了,其中包括人员转移、球团厂、地下管道网络等等。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成立当天,宝钢集团总经理何文波公开表示,新挂牌的湛江钢铁公司目前由宝钢集团独资,未来也可能引入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些资产投资。
    联合商务网高级分析师马忠普告诉记者,宝钢独资运营,也正是因为宝钢对这个项目的开工已经迫不及待,在整个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里,宝钢湛江项目已经不能再等,晚一天开工,就多一天的变数。
投产前装入宝钢股份
    一直以来,宝钢700亿元的大手笔投资也招来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700亿的投资实在是太巨大了,成本比同类企业翻了一倍,而且现在项目还未开建,即使投产了,30年内能否收回成本还很难说,宝钢这次所面临的风险实在太大。”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企业老总表示。
    钢厂资深人士沈一冰透露,宝钢在湛江所上马的高端项目主要是板材。而根据数据显示,去年宝钢的板材盈利能力已经开始下降,去年9月中旬以后,汽车、家电、机械等板材下游行业延续低迷运行状态,对应的热轧、中厚板、冷轧板价格更是出现深度下跌,取向硅钢市场价格在三、四季度连续环比下滑15%左右。
    “在总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投入如此巨大,而盈利能力又持续减弱,宝钢湛江项目一开始就很难逃脱亏损的命运。”沈一冰直言。
    另一方面,按照《证券法》规定,宝钢集团湛江项目竣工投产前,必须由宝钢股份进行收购,否则涉及到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如果不能由股份公司进行收购,那么宝钢股份很有可能要面临退市。因此,湛江项目最终由宝钢股份收购的概率极大。
    而日前宝钢总经理马国强在2011年度业绩网说明会上也曾表示,在湛江项目上,宝钢股份公司有优先选择权参与湛江项目建设。
    消息一经披露,立刻有宝钢股份的中小投资者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质疑。
    有一名投资者告诉记者,目前钢铁行业将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阶段,受大环境影响,湛江项目就是个“烂摊子”,亏损概率极大,这个时候如果由股份公司进行收购的话,今年宝钢股份的股价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受害的还是中小投资者。
    同时,他还告诉记者,他曾将湛江项目与宝钢集团之前几次出售给股份公司的项目进行比较后发现,近十年来,凡是宝钢股份从集团公司收购的钢铁资产,没有一项是优质资产,上钢一厂、上钢五厂、梅钢、浦钢、南通钢铁等,每一项钢铁资产一旦注入股份公司后无一盈利。
税收分成或参考占股比例
    虽然未开工的宝钢湛江项目已有诸多问题待解,随着项目的准备开建,也同样引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项目税收如何分成。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湛江钢铁项目的投资主体是宝钢集团,这个项目在投产以后大部分的利税都将交与中央财政。
    而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按照2007年以前规定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这个项目产生的所得税60%归中央,40%归地方;增值税中的消费税100%归中央;进口增值税同样100%归中央;国内增值税中75%归中央,25%归地方;所生成的营业税则100%归地方。
    或许正是考虑到了税收分配,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决定与宝钢集团改变“战略”合作。2008年,广东省政府和宝钢共同组建了广东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广东集团”)。按照规定,广东集团成立以后,宝钢以现金出资,占总股本的80%,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分别以韶钢集团、广钢集团2008年5月31日账面净资产暂估出资,合计占总股本的20%。
    宝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组建广东集团的意愿,在重组完广钢以后,广钢将搬迁到湛江的钢铁基地,并依附宝钢共同组建宝钢湛江钢铁项目。
    马忠普向记者表示,由于广东集团的出现,可能会使广东省本土企业进入宝钢湛江项目当中,而广东本土企业在这个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会决定宝钢湛江项目税收如何分配的问题。
    其实,对于税收分配这种类似的问题,早在几年前也同样发生在首钢的身上。随着首钢京唐项目的开始建设,唐山市政府制定了税收分配方式,按照首钢当时8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计算税金,其中51%上缴北京市,49%留给唐山。而这与首钢、唐钢两家在京唐项目中的占股比例颇为相似(首钢占比51%,唐钢占比49%)。
    中钢协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并没有统一的定数,都是由中央与地方协商之后产生的,宝钢湛江项目的税收分成还要看广钢在这个项目中的占股比例有多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