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沃克尔规则”按钮开启 摩根大通“踩地雷”

作者:王晓薇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18 19:02:58

摘要:“沃克尔规则”按钮开启 摩根大通“踩地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12-CV-03878,12-CV-03879。
    5月16日,这两个代码出现在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的诉讼名单上。虽然与当天同时增加的其它47起案件混在一起,但还是十分显眼。
    这两个代码的被告是美国第一大银行摩根大通以及它的CEO——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誉为“最优秀银行家”之一的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对与反映公司债券利率的信用指数相关的衍生品合同作出了重大押注,但对来自于这种押注的损失和损失风险作出了虚假陈述。”在12-CV-03878起诉书中,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信托基金Saratoga Advantage Trust提出了如上指控。
    与信托基金Saratoga Advantage Trust从专业角度指控摩根大通操作失当相比,12-CV-03879案件的代表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摩根大通股东詹姆斯·贝克更是直接指控摩根大通有欺诈嫌疑。“摩根大通从未披露公司中存在这样一个部门,用来从事将它所标榜的提供保守、降低风险的操作转化为高风险、短期的交易,这种偷偷摸摸的转化会让公司暴露在更大的损失风险下。”贝克在起诉书中写道。
    在两起诉讼中所涉及的“操作失当”和“偷偷摸摸的转化”正是一笔让摩根大通损失20亿美元的交易。20亿美元并不是这两起诉讼所涉及的全部价值。
    在将摩根大通和戴蒙送上被告席之后,此次发生在“金融危机模范生”——摩根大通身上的交易失误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在全球高达60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上。在金融危机过去4年之后,这个曾引发危机的“金融猛兽”仍没有被成功看管起来。
    摩根大通踩下的这个“地雷”最终引爆的或是“沃克尔规则”——一个为加强金融监管所制定的,被华尔街称为“监管牢笼”的法律。而打开这个牢笼大门的也许正是——戴蒙。
当“白衣骑士”
遇到“伦敦鲸”
    在华尔街,现年56岁的戴蒙被誉为金融界的“白衣骑士”。这一称呼一部分源自他几乎毫无失误的从业履历,另一部分则是由于他在华尔街反对金融监管行动当中的突出表现。
    作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唯一全身而退的美国银行CEO,戴蒙历来奉行银行拥有自我规避风险的能力,戴蒙认为政府的监管只会使得银行的效率降低。“银行不是傻子。”这是戴蒙的口头禅。2011年7月,在一次银行家会议上,在美国财长盖特纳做完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讲话后,戴蒙夺过麦克风,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严格监管会导致效率低下,从而使得企业成本提高,而这些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并不是好事。”戴蒙总是在不同的场合重复着他的这番理论。与奥巴马的良好私交,终身民主党人的身份,让戴蒙俨然已成为华尔街反对金融监管的最佳代言人,直至5月15日,一头名为“伦敦鲸”所掀起的巨浪将这一身份淹没。
    5月15日,在一次与股东的电话连线中,戴蒙对自己20天前的判断做出了纠正。“我们犯了一个大错特错的失误。”戴蒙说。正是这个一度被戴蒙认为是“茶杯里的风暴”的失误造成摩根大通20亿美元的损失。而这一损失的经手人,是被称为“伦敦鲸”的摩根大通位于伦敦的首席投资办公室(CIO)的交易员,法国人布鲁诺·伊科西尔。
    作为交易员,伊科西尔在业界中颇具神秘色彩,见过他的人并不多,大家只是知道每周一他会从位于巴黎的家中前往伦敦办公室工作,喜欢穿黑色牛仔裤。除此之外,天才,是投资界对他的最大共识。最近几年他每年为CIO赚入近1亿美元。他一个人拥有的衍生品持仓超过美国第四大银行富国银行,在全球排在第7位。正是这样的一个几乎符合摩根大通对交易员所有要求的员工却忘了戴蒙的另一个口头禅“做正确的事情”。4月初,对冲基金经理们捕捉到了债券市场中的异常波动,有人在进行超大规模交易,从而对市场造成了扭曲,并挤压到了他自己的头寸。进行这一操作的正是伊科西尔本人,他在北美投资级评级企业CDS指数中的IG9指数(IG9指数是一种包含有125家公司债务的衍生品)。市场中大规模建仓,但是错判经济复苏形势建立了空头头寸,在被其他对冲基金经理发现进行与之相反的逆向操作并形成围堵后,伊科西尔手中的巨额头寸开始出现亏损。6周时间,亏损达到20亿美元。由于仓位过于庞大,市场推测此次失误操作在第二季度还将为摩根大通带来近10亿美元的损失。
    也许戴蒙关于“银行不是傻子”的论断是有理由的,但是他似乎忽略了一点,银行并非万能。有天才美誉的“伦敦鲸”也有犯下“低级错误”的时候。此刻华尔街需要的也许不再是“白衣骑士”而是金融监管。
“肥胖的怪物”
    2010年7月15日,作为雷曼倒闭两周年的教训,被奥巴马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格”的金融监管法案诞生。其基本原则被称为“沃克尔规则”:禁止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自营交易,将商业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分隔开来;商业银行只能用不超过一级资本3%的资金投资于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对金融机构的规模施以严格限制并设立专职机构予以监管。当时,奥巴马政府为这一规则的实施留下的“看守期”是两年——即2012年7月。
    两年过去了,随着金融危机伤疤的愈合,华尔街游说活动的增加,推翻或是推迟这一规则实施时间又成了银行家的下一个目标。4月20日,美联储曾发声明表示,华尔街银行不需要立即执行“沃克尔规则”,这个时间甚至可以推后到2014年7月。奥巴马政府曾经高高举起的监管拳头似乎正要轻轻落下。
    然而,摩根大通在最后期限前的这“临门一脚”却将快要关闭的监管之门再次踢开。5月16日,在摩根大通“鲸鱼门”事件爆发后,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财长盖特纳都做出了要加强金融监管的表示,然而在这些表示之下,他们也许更应该回答的是何时与怎样加强监管。
    作为“沃克尔规则”的主要实施者,美国政府几度尝试建立的银行监督总负责人目前仍然空缺,而负责监督所有美国银行货币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似乎与华尔街走得更近,而另一个主管机构纽约联储——出事的摩根大通负责人戴蒙正是其顾问之一。
    监管层的缺失也导致了法案细节迟迟难以出台,仅以摩根大通为例,在此次事件中,摩根大通一直坚持自己的失误是在进行对冲投资风险时发生的,而并非是进行自营业务,而自营业务与对冲风险的定义却在法案中难以找到。
    与监管层缺失、监管细节空白相对的却是在监管法案中赦免部分的扩大。
    “我最早提出的规则只有3页,而现在这部法案有387条规定,848页篇幅,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样子,他就像一个肥胖的怪物。”“沃克尔规则”的发起人,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说。
    在新的法规中,美国政府“特赦”的衍生品交易品种已经超过300多个,而要求“豁免”和游说放宽的1300多封信还躺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办公桌上。
    “豁免其实就是明显的漏洞,我了解华尔街那些家伙,他们就像魔鬼一样聪明,只要你给他们留一个极小的空子,他们就能全身而过。”特拉华州民主党参议员泰德·考夫曼说。
    摩根大通的例子虽然再次堵住了放松金融监管的游说之口,然而提高金融监管实施的力度和速度却是避免下一次危机到来的关键。虽然如美国政府所言金融监管改革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然而作为“沃克尔规则”的前身——《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颁布,旨在分离投行与银行业务)也不过在7个月内就已经付诸实施。这其中更为关键的也许是决心和勇气。
    5月22日和6月6日,参议院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将就改革华尔街召开两场听证会,戴蒙将出席接受质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