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保障房资金筹措 今年更比去年难

作者:杨仕省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10 21:06:12

摘要:保障房资金筹措 今年更比去年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获悉,财政部已通知下发2012年部分中央补助保障房资金数额,并将于4月底前下达剩余的中央补助资金。
    财政部2月6日下发通知明确指出,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现有资金来源基础上,将增加地方债券收入、房产税收入、部分国有资本收益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
    “与去年相比,今年对资金落实的时间提前了。”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说。但更多的专家强调,今年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压力或比往年大。
    “相比保障房的分配,资金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没钱哪能建房子?”2月8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财政部下发这个文件,其出发点在于今年要突破资金瓶颈。
中央补助资金增加
    财政部印发的这份名为《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安排等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称,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将大于2011年,省级安排的补助资金要比2011年有所增加。去年中央下达这一资金为1709亿元。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根据去年1000万套保障房需要1.3万亿元资金测算,今年700万套就是9100亿元。
    不少地方去年在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时,觉得压力颇大。“2011年已算是‘砸锅卖铁’,想尽办法为保障房建设筹资。”一地方官员说,今年“没锅可砸、没铁可卖”了。
    财政部财科所副研究员李全表示,目前地方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商品房税收下降、土地收入减少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导致各地财力紧张。
    为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吉林省住建厅副厅长范强称,吉林采取“政府补一点、政策减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拿一点、市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
    近两年,各地纷纷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专属的投融资平台,成为创新保障房融资的主要方式。“这种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多是政府向投融资平台注入一定的财政或土地资产,然后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聂梅生说。
    如北京市2011年在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31亿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市财政一次性注资100亿元;江苏常州则将每年的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为融资平台增资,降低负债率;陕西省首创了“财政+国企”的模式,省政府出资10亿元,企业出资30亿元,共同成立平台。
今年压力更大
    “上述举措只能起到补充作用。”聂梅生说,今年的资金压力更大。
    据聂梅生分析,尽管地方债要求今年明确向保障房倾斜,但估计量也不会很大;而房产税只在上海、重庆两地试点,收入也非常少,只有重庆超过1亿元;部分国有资本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更是存在不确定性,这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资金的加入,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保障房的资金压力,但是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聂梅生认为,保障房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等部门测算的结果,2012年尽管保障房的开工量比2011年有所减少,但今年的在建工程量将达到1800万套的历史新高,因此资金的需求量比2011年可能更多。
    据测算,今年实际在建工程量有1800万套左右,资金压力可能会攀升到1.8万亿以上。“今年按1.8万亿的资金需求计算,中央和各地方投入的比例大概在30%到40%。”陈国强说。
    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近日表示,在2012年保障房建设套数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的保障房投入还将大幅增加。但专家估算,今年不会超过2000亿元,因为去年只有1709亿元。
    庞大的保障房资金需求依然需要各方力量。“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压力,最后转嫁到县一级政府。”在春节期间,四川某住建局局长无奈地说,现在需要通过税收、信贷、土地全面的优惠政策,来刺激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保障房领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