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黄海重组“被跑单”股价两月跌去一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包涵 实习记者 夏贝贝 北京报道
“跑单”之忧最近让ST黄海的股价跌了又跌。
12月16日,ST黄海在迎来了两周以来的第8个跌停板后,在下午两点多随大盘一起回暖,最终收于4.75元。就在前一天,ST黄海再次发布了股票价格波动异常公告,这也是公司本月来第4个股价波动异常公告。从10月28日的9.95元/股到如今的4.58元/股,ST黄海股价两个月跌去超过一半,这对于刚刚宣布重组的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原因在于,目前公司的股权协议签署已将近两个月,潜在大股东凯威化工仍未按照约定期限支付完毕股权转让款的保证金。10月12日发布的股票价格波动异常公告中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转让股权事项,截至目前,三家受让方中,除新疆海益已足额支付其全部股权转让价款的30%外,凯威化工、永邦投资分别支付了股权转让价款3000万元和1000万元,尚未达到各自股权转让款的30%。
受让款迟迟不到账
今年9月9日,ST黄海大股东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以公开征意向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ST黄海的1.15亿股,占总股本45.16%。10月18日,黄海集团以7.4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ST黄海45.16%股权分别转让给新疆海益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永邦投资有限公司和江苏凯威化工有限公司,其中新疆海益拿到1278.9万股,永邦投资拿下3874万股,而凯威化工出资4.73亿元拿到ST黄海6390万股,占总股本的25%,成为第一大股东。
资产重组本是利好消息,股价却没坚挺多久。10月28日,ST黄海发布了风险提示性公告,表明了对潜在大股东凯威化工资金问题的担忧,至此,ST黄海股价开始一路下跌。
颇具玩味的是,早在10月10日,ST黄海在公告中就说明了拟受让方应该具备的资格条件,其中明确有两条:“申报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意向受让方及其实际控制人总资产应不少于15亿元,具备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实力和条件。意向受让方除具备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外,还应具有向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支持的能力,以确保能够支持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但3位潜在股东无一家达到此要求,记者了解到,新疆海益成立于2011年6月,成立后并没有什么业务,上海永邦成立于2007年11月,直至2011年8月其净利润仍为负,而潜在大股东江苏凯威化工总资产只有3.1亿,实际控股人总资产离15亿也相去甚远,那么为什么ST黄海愿意降低要求?
对此,记者联系了ST黄海证券部,证券部人士表示他们对此也不知情,而董秘孙荣青的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
缺钱的凯威化工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在协议签署后5个工作日内,受让方就必须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的30%作为保证金,在双方取得有权批准部门的确认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受让方付清剩余股份转让款。然而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凯威化工缴纳的3000万元还不足30%,只约合1.4亿元的一个零头;上海永邦也紧随其后,应付的30%约合8600万到目前也仅付1000万元。
凯威化工的资金链问题由此浮出水面。根据协议中的收购资金来源一项,凯威化工自有资金及累计利润共7200万,伍宏林将向凯威化工进行增资40086万,其余资金通过信托方式获得,即将其拥有的家庭房产、上海柏胜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下属核心资产、江苏远旗置业有限公司房地产资产抵押至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据此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期限2年、不少于3.5亿元的专项集合信托计划,而伍宏林及其子家庭财产不少于1.8亿,部分可用于对凯威化工的增资。据披露,上海柏胜主要资产为八栋独立别墅,市场价格为2.2亿。
大规模的信托贷款,不仅表明了凯威化工的实力不足,更加显示了风险的增加。10月28日ST黄海发表的风险提示性公告也表明了对潜在控制人实力的担忧。对此,一直关注ST黄海的投资人宋建文告诉记者:“凯威化工必须先得到注资,才能受让黄海的股权,这使黄海的重组变得不再靠谱。”
记者试图就此致电江苏凯威化工,但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令人更疑惑的是上海永邦的拖欠。数据显示,上海永邦有足够的能力支付保证金,它为何迟迟付不上款?记者致电了上海永邦时,公司人士表示这是高层决定的事情,现在不方便透露。宋建文则认为:“上海永邦不肯付款,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与江苏凯威本身有利益关联,想同进同退,其二是视江苏凯威动向决定后续动作。”
如今,ST黄海已如绝地困兽,“公司本来业绩就很差,到三季度每股亏损已达0.39元,如果此次因资金不能到位而跑单,公司控股方只能再寻重组方,否则只能走向倒闭破产。”宋建文对记者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