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证券分析的概率决策和小数定律偏差

作者:韩贤旺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22 19:49:58

摘要:证券分析的概率决策和小数定律偏差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韩贤旺

   大数定律是一个概率论的定律,核心思想是: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但是,在证券分析现实中,我们却经常在大数定律的潜意识支配下游走于小数定律之间,无论是策略分析、行业配置还是个股选择。
    市场中流行的资产配置决策一般都叫投资策略。很多人还是有意无意地采用了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容易陷入两难困境:要是频繁做判断,准确率一般就收敛于50%左右;假如出现情绪性偏差,从结果看,准确率还不到50%,这就是大数定律。决策过程就充斥小数定律。依赖历史上出现的图形作为案例依据,由于案例有其发生的特定条件,抽象程度不够,样本的可比性就很差,很容易陷入小数定律偏差。所谓的压力线和支撑线都只是心理暗示而已,各种图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从历史中提炼普遍规律是件很困难的事,要发现超过10个以上的相同样本都很难。
    在行业和股票基本面分析中也有类似情况。例如,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把中国经济跟日本和美国对比,但是很少会去对比欧洲,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相对而言不太熟悉欧洲经济史而已。局限于这几个小样本就隐含着小数定律偏差的威胁,选择样本环节就已经出现了知识结构的偏差。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银行和地产业的简单对比。美国的银行发展路径是从高度分散到集中,直接融资占主导型地位,而中国的银行业则从高度集中到相对分散,结果就是两者的资产负债结构完全不同,过多地拘泥于利差没有可比性。投资者习惯于拿中国银行业的短板与美国的长处比,殊不知老外多么羡慕中国的银行有比例这么高的稳定的负债来源。股票分析中小数定律更多,最典型的就是在寻找成长股中试图发现第二个微软、第二个苹果、第二个沃尔玛、第二个腾讯,当然还有第二个巴菲特,结果都是徒劳的。这些伟大公司的成功本来就有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子。
    证券分析就像拼图游戏。我们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概率决策的结果就是寻找有限样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但是要时刻提防小数定律偏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