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首款变额年金熊市问世

作者:胡金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6-24 20:07:53

摘要:源自于欧美发达保险市场的变额年金保险,6月正式登陆国内寿险市场。6月20日,金盛人寿对外宣布,推出一款名为“保得盈”的变额年金计划,产品将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四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售。


十万起卖尚不封顶 更适合身价百万以上的富裕人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源自于欧美发达保险市场的变额年金保险,6月正式登陆国内寿险市场。6月20日,金盛人寿对外宣布,推出一款名为“保得盈”的变额年金计划,产品将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四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售。
    尽管对消费者而言,国内推出的变额年金听起来是一款“安全无风险”的保险产品。然而,在市场人士看来,金盛人寿推出变额年金的时间点颇显不妙。6月20日,上证综指跌至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收于2621.25点,动荡不安的投资环境能否让四大城市的“富裕”人群接受这样一款产品,保险公司可能需要足够的信心承担起“兜底”重任。
撩开变额年金面纱
    这是一款真正针对国内富裕人群的保险产品。
    “身家达不到百万以上,是买不起这款产品的。”6月21日,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精算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金盛人寿这款变额年金产品的起点销售额度是10万元,上不封顶,一次性趸交,保险期限为7年,最高销售额度为91592万元,100%满期本金保证。记者粗略计算,四个城市的客户每人购买最低额度的该款变额年金,初期的客户总量也不超过十万人,平摊到每个城市,只有两万人左右,可谓小众保险。
    金盛人寿首席投资官郭晋鲁介绍,首款变额年金配有投资账户,这个账户的配置比例与公司平衡偏债的稳健型投连账户配置类似并稍微偏低,投资标的主要是通过基金投到股票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以及货币市场工具,权益类基准配置25%、固定收益65%、货币市场工具10%。在销售渠道上,个险渠道先进行销售,同时也在与多家外资银行沟通,未来也会在外资银行进行销售。
    “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由合资寿险公司借助外方的产品创新能力,推出变额年金应该说是对市场发展的一个促动,毕竟十年来保险市场产品看似百花齐放,实际都是旧瓶装新酒,毫无新意。”6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告诉记者。
    在这位教授看来,变额年金和投连险一样,都是从欧美发达市场引进的舶来品。在美国寿险市场上,销售变额年金的包括英国保诚、美国国际集团、大都会人寿等多家国际保险巨头,各家公司年销售金额都达到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规模。
    而变额年金保险作为中国保险产品的重大创新,从去年传出合资寿险公司作为主力军参与产品设计到哪些城市会率先试点,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记者了解到,在国内,金盛人寿也不会是唯一一家销售变额年金的公司,中美联泰大都会、信诚人寿等一批合资寿险都已经向保监会报备了各自的产品。
    “由于我们的变额年金产品设置了专属的投连险账户,而不是借用原来的投连险账户,因此在审批流程上会比普通变额年金产品多了一道审核环节,并由此增加审批时间。”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不久后公司也将推出变额年金产品。
熊市推出正当时?
    尽管金盛人寿对于推出的首款变额年金信心满满,然而目前上证指数已经跌到谷底,这是否是变额年金推出的好时机呢?
    “相比投连险,变额年金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它转嫁了客户购买后的账户投资风险,而且现在资本市场基本到达了底部,变额年金作为拥有投资账户的保险产品,现在入市风险要小得多。”6月23日,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如是告诉记者。
    在金盛人寿看来,现在推出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通货膨胀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还将持续,负利率在短期内也难有改变,公司的变额年金产品在目前的资本市场行情下,是一个比较好的建仓时机,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是比较合理的,蓝筹股的市盈率处在历史低位,如果从中长期来看,变额年金是能够取得比较客观的收益的。”郭晋鲁乐观地表示。
    他同时称,过去9年间,金盛人寿投资账户的平均收益为9%,作为参考,变额年金未来的投资收益是可以预期的。
    金盛人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马哲明也表示,随着不断增长的通胀预期和养老风险,目前是变额年金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
    记者同时了解到湘财证券的观点,认为从产品本身来说,变额年金是一种量大利薄、以量补利的产品,只有做大市场后,才能对公司业绩有推动作用,在目前股市震荡的投资环境下,变额年金较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但长期来看,变额年金发展前景广阔。
    “变额年金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到底该在熊市还是在牛市推出投资类的保险产品,向来是市场争论的一个话题,在中国,投资者都喜欢追涨杀跌,尽管都明白市场见底时就该勇敢出手,希望变额年金能够做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副教授管贻升接受采访时称。

观察
市场销售或面临大考

    对于变额年金来说,有良好的市场愿景,并不意味着有良好的销售开端。保险公司推出变额年金产品,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对冲资本市场下行风险以及保证收益。
    郭晋鲁介绍,首款变额年金采用最低满期利益保证形式,提供满期本金保证,并采用内部组合对冲管理模式,在国外,变额年金常见的风控方法是通过购买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但是目前国内没有期权市场,股指期货推出也仅一年。目前该款变额年金不能从外部购买期权来对冲,主要是利用安盛在全球的对冲服务公司平台,依靠公司投资团队进行内部对冲,具体方法是,在为客户设立投资账户的同时,配备一份与账户价值相等的7年期欧式看跌期权,通过调整投资账户和国债账户的比例来达到保本和对冲的目的。
    金盛保险总精算师喻凌燕也表示,虽然中国市场的金融工具相对还不成熟,但凭借安盛全球的风险管控实践经验,可以保证客户享有100%满期本金保证。
    在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贝克俊看来,变额年金在欧美保险市场是一款主流产品,美国市场一年保费规模大概有1700亿美元,占到年金市场的8.5%。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北美地区2008年变额年金的销售下降15%,管理的资产下降24%。这说明变额年金是和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产品。
    “变额年金虽然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较大,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一个盈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性偏大的产品,与投连险类似,在新会计准则下,变额年金收入不能统计为保费收入,因此不能对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在目前股市震荡的投资环境下,变额年金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存在一定难度。变额年金产品的推出,长远意义远胜于短期规模。就算是在国外市场,变额年金的热销也不是一蹴而就,也经历了从冷到热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背景下,变额年金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一位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胡金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