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蒜价跌了三成 蒜商撤走了一半

作者:郑重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6-17 22:09:38

摘要:蒜价跌了三成 蒜商撤走了一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重 金乡报道

   6月17日,做了十多年大蒜生意的济南中明大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梦辉起了个大早,开车从济南往金乡赶去。
    这段时间,尽管一直没有收储,但曹梦辉还是隔三差五到金乡看看。
    “6公分的大蒜已经降到每斤一块五,5公分的已经降到每斤1块钱,看样子价格还得降。”曹梦辉在电话里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真正从大蒜市场撤走的是那些精明的短线客。”曹梦辉说自己做大蒜做了这么多年,放不下。
    进入6月,大蒜之乡金乡县的大蒜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但5月份因为大蒜价格的暴跌,使血本无归的一大批储蒜商无奈离场。
    “受伤的是蒜农。”曹梦辉告诉记者,今年蒜农已不可能收回成本,收回成本的最低价格至少要每斤两块钱才行。
蒜农:亏大了
    一如往年,进入6月中旬以来,号称“大蒜华尔街”的金乡县大蒜交易市场乃至附近的公路上都排满了装满大蒜的车辆。
    来自马庙镇的蒜农张伟在装满大蒜的农用三轮车的阴凉下席地而坐,郁闷地抽着烟。
    “两天了,这车蒜到现在还没卖出去一斤。”张伟深吸了一口烟,闷声说道。去年,一直靠种蒜为生的张伟家种的5亩大蒜很早就被人以4500元的价格“包”了去,尝到甜头的他又租了13亩地种上了大蒜,满指望今年多赚点钱。
    “蒜是丰收了,可不光包地的没来,价格也下来了,按现在的价格一亩地得亏千把块。”张伟发愁地说。
    张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蒜价高,一亩地光蒜种就要花去将近2000元,化肥农药一亩地得1000元,加上种蒜、收蒜雇工等费用,一亩地成本差不多4000元。今年亩产差不多1600斤干蒜,一亩地要亏1000多元。
    今年面临亏本的蒜农要更多。对市场的过度反应总是让蒜农根据当年的价格盲目种植,导致蒜价难逃“过山车”魔咒。据金乡县农业局公布的数字,金乡县2010年至2011年度的大蒜种植面积由2009年至2010年度的56万亩增加到了65万亩。除了金乡县本地扩大种植面积外,周边地区扩张更为迅猛,周边一些县市纷纷鼓励农户种植大蒜。
惨淡的交易市场
    让蒜农们感到心寒的大蒜价格还在继续下跌。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蒜也是一天一个价,但那时是上涨。今年彻底反过来了,每天都在下跌,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曹梦辉感慨道。
    曹梦辉告诉记者,暴涨的蒜价当时的确吸引了一批资金进入大蒜市场。
    “当时大蒜价格疯涨的时候,真正收蒜储蒜的资金更多的还是‘外行’,一些煤炭、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进来凑起了热闹。”在曹梦辉看来,一旦市场出现问题,这些资金必然会迅速撤离。
    一个现实是,今年3月初还一度冲高到每斤5.5元的大蒜价格,5月份已经跌到了每斤3.7元左右,价格跌去三成,大部分储蒜商亏损严重。
    曹梦辉最近隔几天就到金乡看看,但看到的场景让他感到有些“难受”:市场上每天满满地停着各种装满了大蒜的车辆,就是见不到交易。虽然金乡蒜价被公认为是全国大蒜价格的风向标,但截至目前,包括各路蒜商以及金乡当地的经纪人都称,目前还无法把握市场的后期走向。
    “存蒜的商户今年都很谨慎。”曹梦辉说,去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存蒜商已经拥向金乡,“那简直是抢蒜。”目前,从“二道贩子”那里收来的大蒜都直接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存蒜商则在场外观望。
    “不过,好在金乡大蒜的人气还没有降下来,很多蒜商都认为大蒜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因此未来虽然很不确定,但是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曹梦辉说。
蒜商走了一半
    前年在大蒜市场狠赚了一笔的四川投资商王林(化名),现在投资做起了实业。
    “去年看到那么多‘外行’进来炒蒜,我就感觉到形势不好,所以放弃了。”王林对记者说,物极必反,这是市场的规律。
    湖北人张文生就没王林那么幸运了。去年,2009年靠囤积大蒜发了一笔财的他除了收储2000吨大蒜,还筹资100万元收储了1000多吨大白菜。这个投资让张文生血本无归。
    对于颇有些实力的张文生来说,这点亏损尽管并没有伤筋动骨,但让他彻底“怕了”。
    “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了。”5月初,在处理完最后一批大蒜后,长长松了一口气的张文生对记者说。
    “原来在这里做大蒜生意的蒜商差不多走了一半。”依照曹梦辉的分析,除了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蒜商人数的减少或许也是大蒜价格下跌的一个原因。
    “农产品市场交易需要的就是一个人气,人气足了,市场就会旺,价格才能起得来。目前大家都在观望期,谁也不敢贸然地大肆囤蒜,不然又会砸在手里。”曹梦辉说,令蒜商们担忧的还有,在国家竭力控制高物价的时代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更加严厉。
    金乡蒜价正在进入一个僵局,游资热情的减弱以及市场的谨慎心态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蒜价格的合理回归。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郑重
郑重

成为一名记者是儿时的梦想,也因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什么远大的追求,只求以“文字匠”这一职业安身立命,也在这个自己深深热爱着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