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门”会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阻吗?
最近短短3个月内,已有2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曝出财务问题,有19家被停牌或摘牌。
有外媒称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积攒了十年的声誉就在这三个月中毁于一旦。
也有人质疑这些被国际各大金融机构层层包装,一步步推上美国股市的中国公司,却同时集体暴露出如此明显的财务问题是否另有内情呢?
这究竟是一场针对中国公司蓄意为之的阴谋,还是相关各方利用监管真空造假的必然后果?
“欺诈门”会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阻吗?
6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21:55播出《“欺诈门”会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阻吗?》,节目中红方阵营由《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何越、投资者代表股民老张组成。蓝方阵营由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纽约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宇龙、美股网总编梁剑组成。他们就“中国企业海外被摘牌是欺诈的代价还是遭人算计?”、“欺诈门会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阻吗?”、“国内有可能监管海外上市的公司吗?”等三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主持人王凯:曾几何时,当一个中国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尤其是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很多人也觉得这样的公司一定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企业中的幸运儿,但是5月份风云突变,那么多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遭遇滑铁卢,或是停牌,或是退市,或是摘牌等等,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长期的欺诈,长期的假象终于东窗事发了?还是我们被算计了,我们是否应该对海外上市的企业加强监管呢?
一辩:中国企业海外被摘牌是欺诈的代价还是遭人算计?
何刚:诚信为本,欺诈必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陈玮:遭人算计,拨开云雾,看到人本质,美国中介机构在里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何刚:我们要看到这些公司如果确实涉嫌财务造假或者财务数据不实,我认为主因还在这些公司本身,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本身不允许或者拒绝造假,那么无论中介机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怎么帮他,这件事情也出不来。所以我们要反思中国上市公司在基本诚信和财务数据上有没有值得检讨的地方,走向全球市场经济过程当中,中国企业不能解决最终问题就会被市场所抛弃。
陈玮: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我们做的不好一定会被别人阻击,这一点首先给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市敲响一个警钟,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了解资本市场之前不要急于上市。
主持人:陈先生我还得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造假也许会有很多,但是这个造假的过程和企业成长的过程一样,是陆陆续续的,肯定不可能齐头并进,但最近突然发现5月份之后忽然这20多家中国企业遭到了做空机制的影响,或者遭到了媒体各方面的指责,为什么会在这么集中的时间段出现这个问题?
陈玮:王凯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一定要反想,难道中国企业现在还有这个问题吗?我们要想到美国大环境,原来的宽松货币政策现在正在收紧,也就是本身资产匮乏以后,美国股票又相对下跌,他们一定作为资本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点,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时候它看到中国,看到中国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所以盯着不放,中国所谓诚信问题出现,这个问题本身被放大镜放大了。
二辩:欺诈门会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阻吗?
何越:扭转诚信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是不可能,但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王宇龙:现在这种现象,它不意味着到了美国资本市场融不来资,问题是你带没带问题去,如果你是很干净的,你是很真实的,就能达到融资的目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跟大家讲的,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吗,你还有没有问题;你如果准备很充分,你如果不带着问题,你一定有你自己的选择,在美国资本市场这样一个成熟、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一定能受到诸多投资机构的追捧。
何越:金子总是金子,永远会发光,但金子上蒙了很多沙尘之后要花多少工夫去清理这个沙尘,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我们看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已经面临一些比较困难的地方,让对方了解你的业务的构成,去了解你,因为他们特别是私人的投资者,不会有直接的一个看法,特别是现在整个股票市场不光是中国公司,美国公司也是一样,所谓的表现都很低迷的时候,很多个人的投资者都会返璞归真,都会选风险性比较低的股票。
王宇龙:这种现象的发生,现在其影响力非常大,已经出了问题的公司是很尴尬的,要依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美国的基金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美国的投资机构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所以,中国优质企业想在美国上市一定要准备好,所谓的准备好我并不赞同不会讲英文就不可以去上市了,两个国家的法律机制是不一样的,合同的版本、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
王宇龙:对,不要因为现在的状况,优质企业想在美国上市望而止步,要满怀信心,但一定要准备好。
三辩:国内有可能监管海外上市的公司吗?
梁剑:首先,监管其实是有的,但主要是市场监管,现在市场监管是在生效的,造假公司或者生产造假的公司股价被暴跌,甚至有的被摘牌,管理层信誉破产,这已经是市场监管,第二,很多公司在中国违反中国法律,交给工商税务的报表如果没有问题那凭什么监管,总有依据才行。第三,就算他想去管,他们能管好吗?所以我还是希望依靠市场监管。
主持人:国内有可能监管海外上市公司吗?管得着吗,该不该管?
股民老张:越是这种公司越该管,而且也能管,首先我管不了你,你先把你的身份明确了,到底是开卖的公司,还是中国的公司,还是美国公司,如果是美国公司,你用卖的方式是中国公司可以监管你,如果你声称不是中国公司,对不起你别在中国大陆做买卖,你可以到开卖市场做营销。
梁剑:老张混淆了一个概念,这个公司不是内资和外资的原因,有历史原因结构,上市主体是海外公司,在国内经营的公司是国内公司,很多公司,交的报表、税务的报表没有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