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疯狂扩容募集压力重重 满腹辛酸基金赔本赚吆喝

作者: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20 17:47:28

摘要:基金销售人员血战渠道的背后,是基金公司继去年上演基金发行战之后的升级。2010年内共发新基金147只,是新基金疯狂募集的一年。2011年,这种疯狂更上一层台阶。据Wind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年内开始募集的基金已经多达83只(A、B份额合并计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我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沪上一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向记者形容他近期的生活。公司不停地发新基金,3月以来他的工作可谓马不停蹄。提到平时生活节奏,他不停苦笑:“今年新基金发得快,基本一周要跑三个省,以至于不是在飞机、火车上,就是在培训或者客户活动上,要不就是在酒桌上,要是哪天晚上12点前睡觉,我自己都觉得不踏实。”
    基金销售人员血战渠道的背后,是基金公司继去年上演基金发行战之后的升级。2010年内共发新基金147只,是新基金疯狂募集的一年。2011年,这种疯狂更上一层台阶。据Wind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年内开始募集的基金已经多达83只(A、B份额合并计算)。
    更有甚者,5月16日,一天内竟有建信信用增强债基等7只基金同日上柜,创年内新高,渠道之拥挤可见一斑。
34%新基金赔本赚吆喝
    在基金行业,募集规模不足10亿的基金对基金公司来说是必然赔本的,而募集规模超过10亿也并不意味着能赚钱。
    “这笔账很好算,我们都按照股票型基金1.5%的手续费来计算,银行渠道尾随佣金的比例一直水涨船高,我们暂且按照一个比较常见的数字1%来计算(尾随佣金、客户维护费等合并计算)。这样,10亿首募规模的基金可以收取管理费收入1500万,其中,真正进入基金公司的一般不超过500万。可是现在基金公司前期宣传很少能把成本压缩到500万以下,这还没有算基金经理报酬、渠道员工报酬等方面的支出,所以首募规模不足10亿基金公司赔本是很容易的。”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Wind数据,如果将A、B份额分开计算,今年已经完成募集的76只基金里,有26只募集规模不足10亿,占比34%。其中,首募份额最小的华富量子生命力基金,发行期仅募集到2.9亿份。此外,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也继2010年后进一步收窄。据Wind统计,2009年,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32.09亿份;2010年降至20.71亿份;而今年截至5月19日,进一步下降到18.29亿份。
    “今年市场一直比较弱,舆论对基金的负面评价也比较多,作为主动投资产品去年平均收益没有跑赢定存,让投资者比较失望,以至于虽然今年新基金狂打创新牌,但是募集依然乏力。”山西证券基金分析师段超表示。
    有新基金在发的公司愁规模,年内还没有基金发行的公司则愁渠道。可谓发也愁,不发更愁。某上半年无新基金发行的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我们都快在银行排了半年档期了,现在发行这么密,要挤进银行档期太难了。”
    而发行之外,更加让基金公司感到压力的是,使出浑身解数把首募规模提上去,次新基金又发生惨烈缩水。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31日之间成立的74只基金里,有58只发生份额缩水,占比达到78%。
狂发新基金或欠理性
    “赔本赚吆喝”之下,基金公司依然不遗余力地拼命发新基金,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在驱使?
    上海某公募基金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证监会既然开了新通道,我们的策略就是要先把通道占住,要不资源也浪费了。”
    另一公募人士称:“股东要规模,如果不发新基金,现在的市场不好,存量基金肯定会缩水,新基金发行至少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存量基金缩水的份额。”
    也有基金公司对记者表示:“主要还是想尽快完善产品线,全面布局市场。”
    对此,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已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市场不好,业绩没有本质提升,基金规模很难扩大;而发行密度过高,渠道拥挤,更会成为银行提高尾随佣金的理由。投资者疲于赎旧买新,而见不到收益,对行业认可会越来越低。”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则告诉记者:“基金密集发行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基金行业内的充分竞争,最后受益的应该是投资者。”
    不管是不是赔本赚吆喝,待批基金依然排着大队拥堵审批渠道。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数据,截至5月6日,已上报证监会等待审批的基金依然多达88只。
人才短板日益凸显
    随着新基疯狂扩容,以及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的推波助澜,公募人才的短板日益凸显。
    据Wind数据,今年1月已发生的198起基金经理变更里,有约80起变更后的新任基金经理是在2011年后首次开始掌管基金,部分新基金经理甚至在今年相继被基金公司赋予了2只基金的投资大权,如国泰的章赟;泰信的刘兴旺;天弘的高喜阳等。
    曾令华表示:“虽然新基金经理和业绩不佳并不直接挂钩,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基金经理的历史投资风格,缺乏过往业绩参考,对新基金经理掌舵的基金选择上还是应该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段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基金经理的提拔对公司来说是被动的,对于小公司来说,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李源海曾对记者表示:“经过严格的公司内部筛选和模拟仓锻炼提拔上来的新基金经理并不意味着能力一定不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