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高利润 高增长 高分红 光大银行冲H倒计时

作者:刘飞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29 21:50:17

摘要:高利润 高增长 高分红 光大银行冲H倒计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A股上市未满周岁的光大银行进入H股IPO倒计时阶段。
    4月22日,光大银行公告称,已获得银监会批准在香港发行H股的计划,拟发售不超过120亿股(含绿鞋)股份,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金。
    这意味着光大银行距离“A+H股俱乐部”又近了一步。从预披露至挂牌上市仅用28天、创下A股IPO纪录之最的光大银行,这次能否再次闪电抢滩香港市场呢?
    “2010年业绩靓丽,上市后光大银行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一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务规模的稳步提高、高增长的净利润以及股份制银行中少见的高分红,得到了市场普遍的认可,这“三高”业绩将驱动H股上市的步伐。
“三高”冲刺H股
    光大银行4月22日公告称已获得银监会批准,下一步将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申请表,从而正式迈出上市流程的第一步。这与之前《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将于本月底前提交赴香港上市的申请消息不谋而合。
    “2010年业务规模稳步提高,净利润增长位居榜首,3.8亿元的分红更让投资者实打实地得到了回报。”市场人士普遍预计,这“三驾马车”将成为拉动H股上市的重要引擎。
    2010年业绩靓丽,A股上市后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0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近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存款约1万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约32%;贷款及垫款约78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
    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银行股(除南京银行外)去年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为41.42%。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0%的有宁波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其中,光大银行2010年实现净利润127.9亿元,同比增长67.4%,增速位居上市银行首位。
    A股IPO对光大银行经营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高增长潜力逐步显现。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称,光大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净息差回升23bp至2.18%,非利息收入同比小幅增长9.68%,以及业务规模增长较快等。
    网点的建设为业务规模提供了动力。截至2010年末已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个经济中心城市设立机构网点605家,全年新增开业分支机构86家,创历年之最。
    更让投资者欣慰的是,在股份制银行“铁公鸡群”中看到了“慷慨王”的身影。光大银行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人民币0.946元(含税),共计人民币3.8亿元,全年派息率约为30%,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首位。
评级机构看好
    光大银行年报公布的同一天,惠誉报告称光大银行个人评级预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稳定,维持对光大银行的信用评级,其中个体评级继续为“D/E”级,支持评级继续为“2”。
    惠誉在担心中国银行业未来资产质量的大背景下仍然选择维持光大银行的信用评级,充分说明了光大银行上市后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这一点在惠誉报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惠誉指出由于资金状况的改善和上市后信息披露的改进,被高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高资金消耗、贷款转移和较低存款融资占比等方面的担忧所抵消,光大银行个人评级预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稳定。
    无独有偶的是,就在今年2月9日,穆迪将光大银行长期外币存款评级从Ba1上调至Baa3,并将短期外币存款评级由非等Not-Prime上调至等-3Prime-3,评级前景为稳定。同时,对光大银行的银行财务实力评级为D-,并把评级前景由稳定调整至正面。
    穆迪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Yvonne Zhang表示,之所以上调光大银行的存款评级,是因为穆迪认为,在穆迪可以预见的未来,光大银行国有控股银行的地位不会改变。
    针对这一点,惠誉报告也指出光大银行是中等规模银行中唯一一家由中国的中央政府直接控股(即中央汇金)的银行,2010年上市后汇金持股52%,比2009年末71%所有下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