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安泰成为历史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等待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之后,由建设银行牵头的联合受让体与太保集团以及荷兰国际集团关于太平洋安泰人寿的股权转让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相比其它几家已经完成股东转变的银行系公司,太平洋安泰人寿是股东变化最大的一家,无论是交行控股的交银康联,还是工行控股的工银安盛,或是北京银行控股的首创安泰,原来的外方股东还保留部分股权,但是太平洋安泰的两大股东悉数将股权转让,在13年里完成了一轮大换血。”上海保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在完成了股权变更之后,建信人寿所要面对的则是搭建新的管理层并在全国的网点布局。
15亿拿下过半股权
4月11日,本报了解到,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太平洋安泰变更股东的申请,同意荷兰国际将持有该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建行;同时太保所持有另外50%的股权也转让给了建行牵头的联合受让体,其中建行受让太保持有1%的股权,建行旗下的建银投资受让19.35%的股权,中国人寿(台湾)保险公司受让19.9%, 上海锦江国际以及上海华旭投资受让了其它9.75%的股权。至此,太保集团和荷兰国际完全从太平洋安泰人寿退出,市场上的太平洋安泰人寿的名字也成为历史,市场上即将出现一家名为建信人寿的银行系保险公司。
在去年11月26日,太保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太平洋安泰50%股权的报价为9.4亿元,当时中国人寿(台湾)也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以人民币3.79亿元,约合新台币17.8亿元,参股太平洋安泰人寿,所获股权为19.9%。
上海一位保险分析师表示,以此推测,建行以及建行旗下的投资公司共出资约15亿元,拿下了太平洋安泰人寿超过70%的股权。
“虽然此前建行在受让荷兰国际集团持有的50%股权时,并未透露具体的交易价格,参考太保挂出的出售价,那么太平洋安泰100%股权的价格将达到18.8亿元,建行和几个小股东全盘接纳,建行自身出价将达到15亿元左右。”这位保险分析师认为。
而记者查阅太平洋安泰人寿的相关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金为8亿元,净资产为8.98亿元,在2010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4160.6万元,但是目前全国的经营网点只在上海、江苏以及广东三个地区,也是所有外资公司网点最少的公司之一。
4月12日,国泰君安一位保险分析师也指出,以太平洋安泰50%股权售价9.4亿元计算,PB(平均市净率)约为两倍,这样的估值比上市保险公司例如太保、平安、人保的PB要低,前不久,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出售部分股权时,PB也都是3倍以上。
“这样的股权估值比较合理,由于太平洋安泰只有三家分公司,因此相对于成熟的寿险公司股权,低一些的估值在合理区间内。”这位分析师称。
管理层之变
记者了解到,在监管层正式批复太平洋安泰的股权变更之后,对于这家新的银行系寿险公司,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则是管理层的变动以及新网点的铺设。
去年12月,建行在收购太保集团出让的50%股权时就表示,收购寿险公司是为进一步扩展服务客户的平台,利用其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资源以及稳健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经验,为客户交叉销售寿险产品和银行产品服务,从而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同时也促进被投资寿险公司稳健快速发展。
尽管建行明确表示要在银保渠道实现最大化的协同效应,然而囿于双方在网点上悬殊太大,建行在实现对太平洋安泰控股的基础上,必须加快网点铺设。数据显示,建行截止到去年底其总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超过7000亿元,营业网点超过14000个;反观太平洋安泰,截止到目前拥有客户数量约为30万名,累计总保费逾60亿元,总资产37亿元,在28家外资及合资保险公司排名中靠后。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太平洋安泰目前最大的变革是管理层的调整。在现有的公司管理层中,高管都是太保集团以及荷兰国际派驻的人士。其中公司董事长施解荣是太保集团的副总裁并兼任太保产寿险的监事长;副董事长郭超和则是荷兰国际亚太区的法律总监,公司的总经理陶孟华原来就是荷兰国际台湾分公司的负责人;其他包括公司董事王莺、郁华、杨丽君、施焕加、迟小磊等都是原来两大股东太保集团和荷兰国际的管理层。
“随着两大股东的退出,这些管理层应该都会从太平洋安泰公司离开,因此对于太平洋安泰而言,这也是成立13年来最大的一次管理层变动,可能要比其它几家银行系保险公司高管变动的要多,而之所以股权转让会经历超过一年的时间,可能也与三大股东之间就管理层的退出和进入有莫大的关系。”4月13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不过记者就此致电太平洋安泰相关人士,询问管理层变更事宜,并未得到明确的回复,只是被告知等到一切都确定后会给统一回复。不过在业界人士看来,已经作为控股股东的建行,肯定会在新寿险公司中安排新的高层,而中国人寿(台湾)公司也有可能会有相关人士出任总经理一职,负责管理公司的战略经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