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辰启程:东风日产蓄谋三甲
翟亚男
东风日产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完全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而其对待启辰品牌却是相当谨慎。对于启辰开辟的另一个全新战场,东风日产希望这款自主品牌车型能走得更稳。“启辰对于东风日产的意义,更大于新工厂的建设乃至日产其他车型的引进。这将是属于东风日产自己的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
“启辰”概念车首次在2010年广州车展亮相后,在本届上海车展启辰展出的依然只是“概念”。由于广州车展时东风日产仅仅展示了这款车的前半部分,而且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从而引起众多猜测。
此次展出的“启辰”概念车是一款三厢轿车,亮点之一是车尾有神似汽车尾翼的上翘设计,颇为时尚;不足之处是行李仓盖很短,由此判断它的行李厢不会很宽敞。启辰概念车前脸,与去年曾亮相广州车展的展品几乎完全一致,仍为双幅镀铬造型。
走好第一步
“技术”的日产一直被同行笑称为没有战略的公司,但是车型布局的完善不仅让其抵挡住2008年的金融海啸,而且不靠“一车”走天下的矩阵战略也成就了东风日产最牢固、最可靠的产品布局。启辰的诞生,标志着东风日产进入双品牌运营时代,更表明了东风日产冲击国内车企“三强”的强烈愿景。
“现在的自主品牌,没人能做到比启辰更好的性价比。”东风日产零部件采购部部长秦华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在去年启辰品牌发布时,谈及整个过程,从商品规划到技术研发,从基层员工到牵头负责人,无不情绪高涨。低价位、高品质,这是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徐建明感到最头疼的地方。他认为,做启辰最难的就是实现成本和品质的两利。二者不仅仅是一种平衡的关系,也不是跷跷板,放低一端就可以将就另一端。
2010年10月,借东风日产200万辆正式下线之际,东风日产正式发布启辰品牌,险些“喧宾夺主”,在东风日产内部员工看来,两年后才上市的启辰光芒甚至盖过了即将上市的新骐达。不难理解,在合资公司模式下,中方对外来品牌的话语权有限,但对于专项拨款立项的自主品牌,情况则大为改观。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曾表示:“东风日产的‘启辰’品牌有充分的自主性。或许有一些技术,在引进的时候所有权属于零部件商。但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点菜’,比如方向盘并不一定是自己设计,是和供应商同步设计。所以,对于‘启辰’品牌东风日产有独立自主产权。”
立足于东风日产的技术和制造平台,启辰显然希望用品质取胜,从10万元区间起步,最终做成自主品牌的领军者。据了解,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将更加注重实用性,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自主品牌将会推出从低端到高端的全线产品。
量产倒计时
随着2012年量产的时间点日益临近,启辰的规划、研发和采购都已全面进入倒计时。显然,启辰作为东风日产当前工作的重点,已到了紧锣密鼓见成果的阶段。负责启辰企划的东风日产商品部部长黄凯锋介绍,启辰的车型规划已涉及到前5款车型,首款车型已经以概念车的形式在广州车展和上海车展上亮相,其余四款车型将不会根据价格高低竖向发展,而更多地会往车型细分化发展,会有SUV、三厢、两厢车型。据悉,这些车型会在2012年后陆续量产。
对于黄凯锋来说,摆在面前的还会涉及品牌运营方面的压力,“启辰将建立单独的销售网络。”此前有消息称,启辰已开始独立销售网络的筹建。启辰的销售网络招商将会优先于东风日产现有的经销商,并且目标已经明确:到启辰首款车型投放之前,全国经销商网络需达到一定的规模。
业内认为,对产能带来的压力也是外资方的主要担忧。以东风日产为例,今年50万辆的产能就得支撑60万辆的目标,而启辰在2012年投产后,其产能将面临更大挑战。而且外资方也担心合资品牌受到自主品牌销售的影响,任勇也坦言:“定位还是有所不同,但产品是肯定有交叉的。”
对于启辰的首款车型,启辰负责人仍然是三缄其口,只表示“启辰首款车型应该会在10万元以下,但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规划不是刚性的,会根据市场的改变而改变”。
由目前自主品牌的销量可见,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虽在建立,但起点很低,所以任何品牌都有机会。“对于任勇和他的启辰来说,如果能得到母公司方面的有力支持,启辰的未来将更有把握。”分析人士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