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扩大利差 险企投资加码存款债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银行大厅里排队的人太多了!”4月6日当天,在北京多家商业银行营业厅,《华夏时报》记者都看到了这一“盛况”。一位银保销售人员透露,加息后不仅办理银行存款的客户明显增多,还有人因收益问题前来咨询是否退保更合算。
从去年10月份算起,央行已经加息四次,保险股表现已风生水起。
在4月5日加息前,伴随市场对加息预期的日益增强,三大保险股已成卷土重来之势。在央行宣布加息后的第二天,上证综指收盘终于涨至3001.36点,而表现抢眼的保险股对于攻克3000点功不可没,当日中国人寿升2.16%,中国平安升3.90%,中国太保升3.15%。
在H股市场,保险股也是全线走高,当日中国太保升2.37%,中国平安升2.01%,中国人寿升1.51%,中国财险升0.21%。
在不断积累的加息效应中,保险股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保险股估值修复
“虽然此次加息在市场预期之中,但也使股市向上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加息有助于提高险资收益率,低估值的保险股很有可能成为新的领涨点。”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向记者表示。
记者查阅多家券商报告发现,保险股受到机构一致看好,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保险股的低估值,甚至申银万国研报显示,“虽然我们对于短期行业基本面并不十分乐观,但目前保险股价绝对低估,我们仍维持对保险行业的看好评级。”
国信证券数据显示,人寿、平安、太保目前股价隐含的2011年新业务倍数分别为11.2倍、8.4倍、10.0倍,对应的每股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率10.1%、17.2%、15.0%。即使从市盈率角度来看,2011年平均17.5倍,远低于未来5年保守预计利润20%的复合增长率。因此,无论是从内含价值还是从新业务价值上考虑,目前保险股的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
华泰证券研报则指出,一季度保险行业的走势基本反映了保费收入减缓等负面因素,保险股目前正处于一个底部形成的过程之中,股价下跌空间和概率远远小于上涨空间和上涨概率,因此二季度保险行业估值或将得到修复。
加息有利于扩大利差
对于保险业受益于加息的最主要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是扩大的利差水平。
华泰证券研报进一步分析,加息周期初期有利于保险企业扩大利差水平,提高保险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一方面,保险企业传统产品的成本相对固定,而利率的提升将提高公司的投资收益,即使是带有投资性质的分红险、万能险,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成本调整相对缓慢的特点获益;另一方面,保险资产的久期短于保险负债,在利率上行的趋势下,再投资项目将获得较高的利差。
在目前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资产中,银行存款约占总资产的20%,债券约占60%,股票约占15%。“一般来说,加息后保险股价将随债券曲线上升,再加上存款利率上升,80%左右险资的投资回报率都将提升。”上述基金公司研究总监指出。
不仅如此,从2010年年报来看,三大保险业巨头都纷纷下调了权益类投资比例,国寿由15.31%下降至14.66%,平安由10.8%下降至9.8%,太保由12.3%下降至11.5%。同时,险企也都加大了银行存款和债券的配置。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保险资金银行存款14599.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2%。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5年期、10年期和15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2%、4.04%和4.24%,同比上升40—80个基点,而险企资金成本上升却往往滞后,大多数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自加息周期启动以来上调不超过30个基点,增量利差呈扩大趋势。并且,协议存款收益率目前也已升至5.5%。
根据国泰君安此前估算,今年保险公司的利差将由去年的0.7%-1.2%上升到1.5%-1.8%。
重推分红险
虽然加息使险资的长期回报率提升,但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表示:“保费压力也同时加大,整体影响仍呈中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加息前后,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都有新动作。
加息前夕,中国平安公告显示,万能险结算利率由原来的4%下调至3.875%。虽然自去年10月加息以来,国寿、泰康、新华、太保等主要寿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年化结算利率均上调至4%以上,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徐高林认为,万能险的预期收益率直接参照物是五年期存款,目前五年期存款利率达5.25%,万能险结算利率仍面临进一步上调压力。
那么平安此次逆势之举到底为何?“作为上市公司中仅有的具有较高万能险比例的公司,中国平安将面临更大的承保压力。”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表示。年报显示,去年平安万能险保费占寿险保费的41.7%,分红险占比43.8%,而国寿、太保的分红险占比分别为53.9%和77.9%。
紧随央行加息,中国人寿则宣布推出新一代分红型产品,该产品扩大了投保范围,提高了每年的分红额度。
一位保险分析师表示,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下保费计算方式的变化,以及加息通道的进入,主推万能险的公司今年的市场份额无疑将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国寿升级分红险,还是平安意图收缩万能险,都是想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维持保费增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