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作者:程凯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25 21:48:13

摘要: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

程凯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俗话还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前一句是鼓励人无论身处何处自身的努力都很重要,后一句是提示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有时候甚至运气更重要。
      往大了说,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命运甚至世界趋势紧密相连的。这阵子同学联谊多,感慨也多,大学同窗一个班29个人,转行的竟然有一半,只有另一半留在了石油系统,十多年前高唱《毕业歌》的时候国际油价是每桶10美元,现在油价最高见过147美元,不说也知道,这29个人哪一半“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
      油价高只是一个途径,更有价值的是创业板,因为有了资本市场,有了创业板,有人就能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在留在石油系统的一半人中,有一位所在的企业已经上了创业板,另一位跟我讲,现在PE是天天挤破门,一个比一个有背景,一句话,“跟着走,一定上”。如此一来,29位同学竟然就有2位会成为创业板泡沫制造的小富翁。
      这就是“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其实,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可以引申开来,很多人就强调出身很重要,而出生在哪一个国家更重要,比如“股神”沃伦·巴菲特,巴菲特一辈子都在强调一件事情,说他最大的幸运就是出生在美国,个人的财富能跟随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增长,而他需要做的只是很简单的一点,在合适的时候买进有合适的安全边际的股票,“永远不看空美国。”
      如果我们能理解到巴菲特的心情,就应该庆幸我们现在身处在中国,不用再羡慕别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永远不要看空中国。对做多中国这件事,总是在给国人打气的是经济学家林毅夫,当然,重要的是他说的话负责任、有分量。
      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有大家风范,说一是一,不能今天是一,明天又是二,华人经济学家中有自己的学术建树,又有官学两界影响力的人并不多,林毅夫肯定算是一个。林老师的大家风范就是一句话,“按照后发优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没有问题。”
      大概10年前,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问题的林毅夫,作为北大经研中心的带头人就说出来了这样的话,10年之后,他还是在说这句话,最近,已经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在香港出席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时表示:如果中国今后保持8%的年经济增长率,那么20年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能不能保持8%的增长呢?林毅夫还是一套不变的说法,“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虽然相对落后,但占有后发优势,能以较低风险和成本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产业,因此今后20年间有望保持每年8%的增幅。”
      关于林毅夫的这一套逻辑体系,我曾请教过一个发小同学:“为什么林老师总是这句话?”这位同学当年有幸在经研中心苦读3年,受过林老师的教导。他告诉我,真正有效管用的理论就是简简单单、显而易见的,只要理论一直能够说明现象,那就无需再使用其他理论。这种解释也算是“剃刀原理”吧。
      当然我在这里提及这位同学,可不光是要说明“剃刀原理”,还是要拿这位同学举例,说明“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的问题。这位同学在北大求学有成后去了上海的一家知名券商工作,对我抱怨说生不逢时,什么当年牛市时单位里有编制的扫地大妈年终也能分个几十万,而他到了上海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等等。话音刚落,牛市来了。
      今年再见到这位同学的时候,他已经做过了基金经理,体会过了上证指数6124点的高处不胜寒,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挣到了一定数量的资本,让他可以赋闲在洋房里享受生活,按照他的说法,要等下一个牛市来了再行动。
      还是这位同学,在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干过这样一件事,2005年全国两会,他托我这个有记者身份的同学去问当时还是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的林毅夫老师,这个房价还能不能降下来?我还真的问了,林老师也真的回答了,林毅夫的大意是,土地是稀缺资源,还会有更多的农民进城,房价到底是该涨还是该跌呢?当然,2005年看涨房地产市场的林毅夫也不会想到从哪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楼市上演了一轮疯狂的上涨。而我从其他人的报道中也了解到,林老师夫妇的理财之道是不买股票买房子,做个包租公包租婆。
      其实,林毅夫一再重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没有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我们不去管什么“后发优势”的概念,这也许不太能被非专业人士所明白,但是,我们可以更通俗、更简化地去理解“后发优势”,中国还有太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成,这些工程项目就足以拉动GDP增长很多年,更不用说今后的消费升值了。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我再举出另一个同学的例子,这位同学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美国的,业务上是基础建设、电器、医疗一把抓,他对我说,他在这个企业这个行业在中国这个市场上至少再滋润一个十年没问题,因为中国的业务量太大了,而对比这家企业的美国本土部分,“他们在美国已经没落了,夕阳行业了,因为真不知道美国人还需要大干快上建设些什么了。”美国的希望是苹果、是谷歌。
      所以我理解,虽然中国还没有苹果和谷歌,但是我们的希望更多。“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中国,可以入的行业也更多,可以出现的朝阳行业也更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