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绿城再发“福利”信托被指疑似融资

作者:王海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18 21:14:23

摘要:绿城再发“福利”信托被指疑似融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绿城集团的资金问题,近日成为地产界议论的一个焦点。日前,有消息称,绿城近日在向内部员工进行信托计划的集资,年收益高达12%。对于从内部寻找资源做信托计划,绿城集团方面表示这只是一种员工的福利,绿城的资金并未出现问题。
    但业内人士却表达了不同看法。“也许目前绿城的资金还没有达到紧绷的程度,但绿城从员工内部做信托计划,应该与其受本轮调控资金回笼速度过慢有一定关系。”乘星行机构总经理李骁表示。
向公司内部发高收益信托
    “一个在绿城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的消息是,这是员工自愿认购的信托,但这一次绿城并没有明确要发多大的信托计划。”杭州当地一位房产机构的高层告诉记者。
    据了解,绿城次此的募资是通过信托计划的方式向员工募集的,信托的认购金额可视员工自身经济情况自愿购买。
    不过当记者向杭州工商行信托了解有关该信托发行的具体信息时,却被告知并无此信托。“目前并没有绿城的这个信托。这个信托计划也许还没有成立,还只是在设计阶段。”杭州工商行信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有关绿城向员工发信托的消息,当记者向绿城方面进行求证时,绿城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确在做信托计划。不过向员工做信托其实是由工会组织的一种员工福利,因为这也要看员工的意愿,不愿意投的我们也不会勉强。这次的信托计划之所以能吸引员工,也是因为相比其它的理财产品具有一定吸引力,我们的收益率在理财市场上的回报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这次做的信托是投向我们自己的项目,周期约2年。项目到底好不好,有没有发展前景,员工心里是有数的。”
    从员工内部募资发行信托,究竟是给员工的福利,还是一种巧妙的募资?
    记者拨打了绿城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卫平的手机,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但宋卫平的手机却始终处于待接状态。“我们的资金并没有问题,去年的销售业绩也是比较好的。绿城向员工发信托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我们过去也曾做过。”绿城集团相关人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绿城类似的“福利”并不是第一次。
    杭州当地开发商告诉记者,绿城每次内部集资的年收益率并不相同,最高曾达15%以上。2005年时绿城就曾委托信托公司办理资金信托,向内部员工募集资金,用于“金沙港”项目的开发。据了解,当时绿城向内部员工募资的起点是5万元,到期后将一次性还本付息,年收益率为12%。除金沙港项目外,绿城的丁香公寓项目之前也曾做过类似的尝试。
尝试新方式融资?
    而就向员工内部募资信托一事,有声音怀疑绿城的资金是否出了问题。
    但绿城方面对此予以了否认。“现金流等财务数据我们现在还不便于披露。3月底我们就要在香港发年报了,到时候我们会有详细的财务数据披露。”绿城集团投资者关系部人员说。
    李骁指出,绿城去年以来在土地市场的扩张中充当了先锋军的角色,沉淀了不少资金。在今年1月21日,绿城在浙江台州还一掷千金,斥资66.8亿元一口气将台州黄岩新区的5幅地块收入囊中。在拿下台州地块之前一个月,绿城在12月22日以31亿元的价格拿下温州龙湾的190亩土地。
    杭州当地的房地产人士却向记者指出,即使绿城方面否认目前资金紧张,但在限购令这项严厉的政策之下,绿城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绿城扩张一向比较激进,而遇到楼市低潮期时,又不愿意降价。这样一来,绿城总会想些办法来缓解压力。这种压力有时并不大,可有时我们看着,都在为他们捏一把汗。” 杭州凡奇房产总经理顾晓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杭州分院研究部总监曹旭东告诉记者,浙江的投资者对绿城的产品认同度是相当高的,但限购令的政策使不少开发商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与大部分房企一样,绿城2月的销售较1月出现明显的回落。据观点地产网消息,绿城2月的销售额环比1月下降幅度达六成。
    对销售业绩的下滑,绿城指出这主要是因为2月适逢春节,公司减少了推盘量而减少了成交量。
    “杭州是绿城楼盘最多的城市之一,占到了其业绩的50%以上。现在绿城在杭州约有30多个项目,杭州楼市对他们的影响是较大的。”一位研究员说。
    “出台限购令细则之后,杭州高端住宅受到的影响尤其大。杭州和浙江的购房者对绿城的产品认同度是比较高的,可是能买得起绿城房子的人,绝不是首次置业和改善性需求,他们手里都有几套房子了。限购政策一出,投资客即使想买,也没办法买。限购令一直不退市,以做高档房为主的绿城,如果今年一直没法获得好的销售业绩,资金压力会加大。”顾晓立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