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冰竹:利率市场化要逐步推进区别对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对于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挑战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未来发展之路恐怕仍不轻松,要面对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长期依赖利差生存的中国银行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次严峻挑战。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正在召开的2011年全国“两会”中,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选择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如何规避风险等,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是我们未来五年发展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2011年两会上表示。而谈及“十二五”规划与银行业发展,开门见山,直指目前业内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银行家,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称之为将对中国银行业产生“裂变”、“翻天覆地变化”的因素。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核心问题,也是让不少商业银行最担心的问题。”闫冰竹一语道出了中国银行业目前生存发展模式的短板,即过于依赖利差收入。业内也已有共识,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贷款增长、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发展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调整和转变。
当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写入“十二五”规划后,银行业本已绷紧的神经再次加码,如何应对成为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道关乎生存发展的难题。“未雨绸缪。”闫冰竹简短的答案背后,是北京银行过去几年间转型路上的持续努力,也是未来数年应对之道的战略谋划。
利率市场化改革
“逐步推进区别对待”
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闫冰竹就表示,这无疑将给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冲击。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利差逐步缩小。但现实是,目前利差支撑着我国银行业90%以上的利润,同时净息差水平在3%左右,如若利率一旦完全市场化,“一方面面对可能向资本市场分流的资金来源,存款利率难以向下调整,意味着银行的资金成本加大。”闫冰竹不无担忧地表示。
而另一方面,随着直接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大企业贷款的议价能力有所削弱,贷款利率总体上升幅度有限,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对银行加快转型步伐形成倒逼机制。
不可否认的是,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显著提高,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竞争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可能会出现贷款利率快速下浮、存款利率快速上浮,而且浮动幅度较大的现象。
与此同时,闫冰竹提及“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和定价风险进一步加大”。事实也是如此,利率市场化标志着商业银行可以对存贷款利率完全自主定价,这将对商业银行的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和定价策略带来严峻考验。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有关部门虽然深知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对改革推进依然态度谨慎。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选择利率市场的路径?如何规避风险等,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而作为中小银行的领跑者,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积极为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银行呼吁,希望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多给予中小银行政策倾斜,因为中小银行由于网点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议价能力弱以及人才匮乏等原因,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要远大于大银行。
闫冰竹的观点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事实上,如若利率市场化后,大银行的优势地位或将更加稳固,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可能进一步削弱,部分中小银行也许将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而带来的问题是,银行对优质中小企业的争夺必然会更加激烈。
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体实力得到增强。中小银行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力,也为居民享受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
但一直以来,中小银行普遍基础薄弱、发展历程艰辛,化解核销历史遗留不良资产主要依靠自身努力,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目前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仍然较低,并受到种种政策歧视。
闫冰竹表示,大型银行具有网点优势、资金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很多中小银行含辛茹苦“养”大的优质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在国有大行的价格优惠和品牌感召下“弃小投大”,加剧中小银行的生存困境,中小银行只得再去寻找初创阶段的小企业。
因此闫冰竹用了“逐步推进、区别对待”八个字,来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其一就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时间和节奏上,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承受力以及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保护期,避免一刀切,适当给予中小银行一些扶植和鼓励。同时给予中小银行更多业务先行先试的机会,拓宽中小银行收入来源,促进中小银行提高利率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创新银行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按照历史出身进行分类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反映银行业最新发展状况,也不利于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建议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实行以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这也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小银行服务能力。建议从服务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高度,给予中小银行差异化的政策扶持。比如,在金融政策方面,继续对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资本管理要求等,引导中小银行在稳健货币政策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建议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激发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应给予
中小银行政策扶持
“温总理说,要把中小银行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他还说,中小银行就像小树苗,应该多多浇水,给它更多的阳光,让它更灿烂。总理的话让我们倍感鼓舞!”面对众位记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提及日前在小组会上,温总理针对他代表中小银行的汇报发言所作的指示,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
闫冰竹委员告诉记者:“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过去五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总理的这句话是对我们中小银行多年来拼搏努力的肯定,并高度概括了在这五年来,我们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又是中小银行的代表,闫冰竹近两年没少在“两会”及其他场合为中小银行“说话”。在他看来,中小银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城商行总资产规模已达8万多亿元,不良贷款率从过去的10%以上,降到如今的不到1%。就这两点,已经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几家大型银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数量众多、扎根实体经济的中小银行和大银行一样,是稳定金融、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小银行尽管取得诸多辉煌成绩,但仍然是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是需要保护的群体。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和金融工作者,闫冰竹首先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建议中央和政府监管部门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小银行。闫冰竹对记者说,我国中小银行应以中小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在深化金融服务层次、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地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闫冰竹董事长感到欣慰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听取他以上种种为中小银行的呼吁后,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他之前的种种疑惑。他引用温总理的话说:“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无论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从长期来看,政策都应该一律平等,这是市场化的基本原则。但在一定时期,给中小银行政策上的扶持也是必要的。”
因此,在谈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给中小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时,闫冰竹董事长强调,在坚持“逐步推进、区别对待”原则的前提下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和节奏上,应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承受力及其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保护期,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业务先行先试的机会,拓宽中小银行收入来源,促进中小银行提高利率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鼓励先行先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适时引入一些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同时给予中小银行先行先试的机会,促进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其次则是支持发展中间业务,有效拓宽收入来源。为拓宽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建议监管机构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比如,在业务创新上,给予中小银行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优先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券承销业务,优先支持中小银行开展与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同业合作,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提升中小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中小银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闫冰竹笑称。比如,当前按照历史出身进行分类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反映银行业最新发展状况,也不利于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
就此,闫冰竹建议创新银行监管方式。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实行以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应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以激发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闫冰竹最后对记者说:“总理对中小银行发展的重视,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也让我们中小银行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希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