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搞自主了吗您呐”?

作者:翟亚男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5 20:50:07

摘要:“搞自主了吗您呐”?

■翟亚男

   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现在见面常问“纳税够五年了吗您呐”?
    汽车合资企业的老总们,不久的将来见面就得问“搞自主了吗您呐”?
    这二者听起来的个中滋味,与老北京间常问的“吃了吗您呐?”可是大相径庭。原因无非就一个,“资格”问题。“资格”说大了叫“资质”,说实了是“限制”。吃喝拉撒的资格人人都有,其他事儿可就不见得了,没资格的人当然最终只有把一腔愤懑化作一脸无奈,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纳税不够五年的,朋友小N,想在北京当房奴都不成,只能再苦熬1年,每天念阿弥陀佛,保佑1年后房价不要飙涨,政策不要突变。
    没搞自主的,一汽大众,想到佛山投资,人家都不买账。好在家业大人口多,随便抄个家伙,都能造个声势,先镇住对方再说。
    戏说告一段路,就事论事吧。说到一汽大众在佛山建厂搞自主这事,怎么都觉得别扭,估计一汽大众的心里也不舒服。在2010年6月和当地政府签约前,一汽大众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能被对方敲到软肋上导致项目搁置。当然,这也不能怪广东省政府,国家政策导向就是如此,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未来就是车企建厂扩产的通行证,目的很明确,“未来汽车业必须要具备与国际厂商分庭抗礼的能力。”更重要的是,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就回归理性的中国汽车业来说,随着新产业规划的出台,行业发展方向也将做出调整,而像一汽大众这样的领军企业势必要做出表率。
    其实像一汽大众这样的中德合资公司,是不太喜欢出风头的。在公司领导层,一边是耿直率性的东北人,一边是中规中矩的德国人,二者共通的地方一是认死理,不够圆滑;二是废话少,一语中的。这样的组合就导致在有些方面难免有缺失。先说销售策略上,一汽大众的车型价格坚挺人所共知,即使在别人都打价格战的时候,他也不会讨巧地意思一下,木讷得让消费者直跺脚;再说搞自主这事儿,本田、日产和通用在中国争先恐后、大张旗鼓地做自主品牌,一汽大众怎么就不能琢磨一下原因呢?不爱出风头也就罢了,对于潮流的敏感性怎么也得有点儿,不然也太OUT了!
    作为扎根中国快30年的大众汽车,经历了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可以说对中国的了解和对政策的敏感性应该不亚于任何一家在华的汽车巨头,那么此次为何在自主品牌问题上落后于人了呢?很明显,大众还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的。
    合资企业推自主品牌,无非为了两点:一是做相对低端的车型,抢占更广阔的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市场;二是搭上政策顺风车,以便未来在其他方面得到与本土自主品牌同等的待遇。对于一汽大众来说,二者的吸引力都不大。大众没有像日系合资企业那样急于推出自主品牌,是因为旗下两家合资公司目前分别拥有捷达和桑塔纳这样经久不衰的紧凑型车,而其销量至今仍不容小觑,捷达在新年首月即以2.81万辆的销售成绩再次证明了其“老而弥坚”的品质,这让不少合资企业艳羡不已。
    正因如此,一汽大众仓促上马自主品牌,让业内普遍感觉到了大众的无奈。记者在采访某跨国公司中国区高层时,该人士表示,如果政府不硬性要求合资公司发展品牌,那么它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就不会发展自主品牌。同时,另一家跨国企业的有关人士也向媒体表示,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不会推出自主品牌,因为已有的品牌在中国还未发展好,无暇顾及新品牌。
    尽管如此,记者还是从有关方面获悉,将于两会后正式出台的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对合资企业提出了发展自主品牌的要求,即无论是新成立、还是已经存在的合资公司都要发展自主品牌,其“必要性”即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可见,一批“一汽大众们”将被催生。
    作为媒体人也是消费者,我们只希望,不管是先到者,还是后来人,既然接过了“自主品牌”这块招牌,那它就不容蒙上灰尘,因为它毕竟是攥在你自己手里,而群众的眼睛时刻都是雪亮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