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奥巴马的刺激计划有何成绩
■编译自《The Week》杂志
2009年2月17日,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由奥巴马总统签署生效。直到今天,评论者依然对其成绩褒贬不一。这份经济刺激方案计划通过对基础设施、教育和医保项目进行投资来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在法案签署当天说:“我们已经展开必要的工作,让美国梦在我们这一代延续。”现在,两年过去了,批评者说,这份被过分吹嘘的法案除了让赤字大幅增加外一无是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那么,刺激法案到底有哪些成就?
它改革了政府花钱的方式:美国《时代》周刊的Michael Grunwald说,刺激方案一个关键性的胜利是对纳税人的钱的竞争变得更激烈。例如,通过“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等计划,纳税人的钱只被用于表现最好的教育项目。受此启发,能源、交通、住宅、医保和宽带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竞争。现在是“理性的新时代”,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在正确的选择框里打完勾、伸出手去就有资格要到联邦支票了”。
“刺激法案变成:奥巴马是如何静悄悄地改变了华盛顿。”
它证明奥巴马错了:《福克斯新闻》的Dan Gainor说,奥巴马在签署法案时曾说它会创造就业。但两年过去了,“这份失败的刺激计划”除了创造出高纪录的失业率外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巨大的谎言“足以让奥巴马登上‘说谎者名人堂’”。
“就业——用这个唯一重要的标准来衡量,刺激计划失败了。”
事实上,它拯救了教育领域的就业:《巴尔的摩太阳报》的Michele McNeil说,多亏了刺激法案,美国的失业率才会这么低。注入国内学校的1000亿美元的“强心剂”已经为教育领域拯救并创造了367524份工作,避免学区发生“大规模的裁员”。
“刺激法案帮助拯救了教育界的工作岗位。”
它还在清洁能源领域创造了工作:美国环保网站Grist的Bracken Hendricks说,刺激法案已经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行业拯救或创造了63000份工作,到2012年之前可能会再创造700000份工作。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投资”将美国推入21世纪。“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ARRA起作用了。”
“复苏法案:美国史上最重要的能源法案。”
现在这样说还为时过早:美国《CNN理财》的Allan Chernoff说,不管刺激法案创造了哪些、没创造哪些工作,它确确实实没有把我们的失业率拉下来。但这是因为,“许多刺激方案的钱还没有花出去。”在7870亿美元中,“实际政府支出”只有2750亿美元,根据计划,剩下的钱一直要到2016年才会完全用尽。我们应该到了那个时候再评论这份刺激计划是否成功。
“刺激资金到哪儿去了?”
兰晓萌编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