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业能否缓解看病难
1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节目中民营医院院长、医疗体制领域的学者以及媒体人士激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前景以及能否缓解看病难的话题。
一辩:民营医院能否让我们放心就医?
刘佳:民营医疗在我们患者心目中是个体户,中国的政府,尤其是卫生主管部门对我们非公有制医疗的监管和国有制是一模一样的,它的准入机制很高,它的壁垒也很高。
汪涌:资本是逐利的,它是追逐利润的,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它不是来做慈善,更不是做公益,所以它一定是要赚钱的。所以,让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丝毫解决不了老百姓放心就医的问题。
刘佳:我认为,首先,投资医疗和投资教育一样,它不是企业,它是个事业,它不能快速地去赚钱,想快速赚钱的人,绝对不能投资医疗,也赚不到钱,做医疗一定是一辈子的事情。第二,医疗毕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这非常重要。
二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产业之后,能否让我们看病变得容易一些?
董朝晖:造成看病难的根本原因首先还是医疗资源不足。第二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这两个问题可以说都是政府办医的后果。
江宇:这次医改的中心词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国的医疗资源不短缺,我们的人均医生数比新加坡还要高,问题出在结构不合理。
王凯:“病上加病,这还咋治啊”,看病难,而这个难字又岂是一个难字能够形容得了的,我想问问董先生,如果像你说的大力发展民营医院的话,这样的状况就会消失或者减少吗?
董朝晖:肯定能减少很多。
江宇:我认为正是因为培养一个医生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非常紧迫,要求民营医院进来。
刘佳:民营医疗确实可以定位于服务高端人群,而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完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非公有制医疗和公有制医疗,在市场定位上,应该有区分,让资本自己选择适合的市场。
三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产业,能否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杨中旭:当前,医疗服务领域是一个卖方的市场,它是一个医院说了算的市场,它的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垄断,在于没有开放。那么开放了以后,当供给扩大了以后,看病难的问题能够得到缓解,看病贵的问题,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张春蔚:引导慈善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这不仅仅是国务院医改办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民政部门放开慈善的政策。所以我们现在仍然没法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汪涌:我认为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民众看病一定能便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