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摇号“大乐透”20分钟悲喜交加

作者:李邈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28 19:08:23

摘要:1月26日,注定会成为无数人印象深刻的日子。这一天,北京首次购车摇号如约而至。

摇号“大乐透”20分钟悲喜交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邈 北京报道

    1月26日,注定会成为无数人印象深刻的日子。这一天,北京首次购车摇号如约而至。
    上午9点半,北京广安门内大街317号,市交通委11楼的会议厅人满为患,参会的人既包括现场工作人员、记者,也包括申请人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摄像机被早早架在了会议室中央位置,所有人都在等待摇号的开始。
    就在一天前,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发出通告,北京市小客车第一期个人指标申请共210178个,经审核共有187420个申请个人通过审核,尽管参与摇号的申请人一下子减少了22758个人,但首轮摇号17600个配置指标,意味着中标率为10.6:1。
    会议在10点钟准时开始,到摇号结束,北京的首次购车摇号全程不到20分钟。不过,围绕摇号的讨论仍在继续。
全程不到20分钟
    摇号购车令的出台,使北京今年只会诞生24万个车牌,意味着尚未购车的消费者不单要有财力,运气同样重要,面对可能出现的未来累计基数增多,很可能加大被抽中的难度。从1月1日开始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接受申请,至1月25日申请人数突破了21万人。
    一个侧面的例子可以证明此次摇号购车的关注度,1月25日,北京市交通局公布的本次摇号咨询电话,16个区共计18个电话,本报记者逐一拨打,几乎全部处于忙线状态。
    为了向外界证明本次活动的公平性,26日的摇号全程采用电视直播。当天活动现场,按照流程整个摇号过程分为八大部分。首先,生成种子数,从申请人代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中,现场抽签选定了6人参加具体摇号工作,负责分别抽取1位数字生成种子数。其中,当天6人中的一人替补一位没有到场的人大代表。
    这个“4女2男”的组合无意间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
    当第一位上台摇号人“摇”出0号时,现场一片哄笑,多少缓解了紧张气氛。随后,其余5人按照从左到右的排列,分别上台摇号,最终的6个数字分别为0、4、0、8、1、5。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杜子芳说,之所以选择6个种子号,是因为参与摇号的申请人一般来说不会超过100万,也不会少于10万,10万到百万之间的位数正好是6位,如果将来申请者超过百万,则将调整为7位数。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国英称,此次计算机采用的算法是根据国标GBT10111-2008相关规定设计的,它定义了随机数的产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高效率算法。国标是由我国技术监督总局的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如海关进出口货物验收、工矿企业产品质量的检验都采用该标准。
    当摇出6位种子号后,在技术人员操作下,计算机开始运算,在不到5秒钟的时间里,17600个有效编码被随机抽取。
    由于进行运算的计算机仅与投影仪连接,工作人员表示,当期中签编码将被刻盘,分别由公证处、市监察局、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各保存一份。摇号工作结束25分钟后,申请人可通过网站查询摇号结果,一小时后可通过电话12580查询结果。
仍有疑问
    事实上,结果并没有经过漫长的等待。17600个有效编码抽取后,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腾讯微博即有一位网友发帖声称,“我中奖了,人品爆发”,短短八个字下面贴着一张截图的《北京市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确认书》。
    《华夏时报》记者随即通过私信与博主取得联系,在稍后的电话采访中,该博主自称是在1月1日一早就提出了申请,但《确认书》右上角的通知序号显示,其在17600个中签者中位列第15947位,“我险些没有被抽中,我认为这说明系统不是按照递交材料时间抽取的,而是随机打乱的。”该博主说。
    不过,上述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他称自己是北京人,家中已有一辆奇瑞QQ,目前上下班都驾驶着这辆车,“我不是属于那种特别着急买车的人,但我身边有很多特别急着用车的朋友,这样算不算是一种资源浪费?”
    事实上,由于此次摇号备受关注,除了电视台直播外,诸多网站也进行了直播。其中质疑声占据上风,不少网友认为,北京不少家庭由于限号已经有两三辆车,而目前申请新购车的家庭却一辆车都没有,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劫贫济富”。
    同样,有网友提出,很多家庭为了提高中签率,全家参与抽签,一旦多个申请人均幸运中签,往往只添置一辆车,“占号不买车怎么办?”此外,还有人计算北京目前有500万辆车,有近700万人有驾照,如果200万人均申请购车,假设未来没有新申请者,最倒霉的中签者要到10年后才能买到车。
    对此,北京市交通委委员王兆荣认为,摇号政策将在未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际上,舆论也并非一边倒,电话中刚刚中签的博主认为,目前限制购车是北京制堵的最佳手段,“政府说加大公交车投入,鼓励市民都坐公交,但在如国贸、东直门、动物园附近的交通拥堵路段,正是公交车枢纽中心,公交车扎堆也造成了交通拥堵。”
    全国汽车有形市场分会长苏晖颇为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地铁最拥堵的上下班高峰期,很容易出现踩踏事件。未来最好的制堵措施依然是不断优化道路资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