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利润突破20亿元 着力推进转型改制
日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表示,2010年中国华融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在2009年利润翻一番的基础上,2010年经营利润再翻一番,实现净利润20.18亿元,比2009年8.21亿元利润增长146%,比2008年净利润4.03亿元增加了4倍多,再创历史新高。为2011年中国华融强化主营业务,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完成公司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公司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赖小民介绍,2010年中国华融的超常规发展最突出的成效就是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全年合并报表实现商业化收入53.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38%。作为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难点和重点的办事处,2010年中国华融32家办事处和营业部全部扭亏为盈,实现利润8.94亿元,达到确保利润目标的868%,力争利润目标的573%,广州、北京、杭州净利润突破亿元大关,提振了发展信心,步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为公司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助推商业化转型发展,2010年中国华融陆续搭建了华融湘江银行、华融渝富基金、华融期货、华融汇通等4个新业务平台,进一步为未来发展打下重要基础。目前,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华融盈利的重要支柱,并形成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华融租赁、融德资产、华融证券、华融信托、华融致远投资、华融置业、华融渝富投资基金、华融期货、华融湘江银行、华融汇通资产10家子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12亿元,实现净利润11.25亿元,综合化经营效益显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综合金融业务模式初步见效。
作为中国华融“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大客户战略”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已签订的138个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做响了品牌,积累了业务发展商机,而且凸显了中国华融“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经营特色。与大客户探索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与湖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天津市政府、青海省、贵阳市等省市政府,以及中国建材、海航集团、中银国际、台湾永丰金控等大企业、大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2010年新增战略合作客户75家,累计与138个客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客户收入贡献度显著提升,合计为办事处贡献收入10.03亿元,占总收入的63.12%。
为充分发挥传统业务优势,中国华融积极回归资产管理主业,成效明显,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和产品不断创新,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华融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商业化收购资产规模大幅增加,较上年增长149%。
经营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一体两翼协调发展,业务组合拳效应不断显现。“一体两翼”是中国华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华融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成果。去年以来,中国华融以强化“授权管理”为契机,全面推行对办事处的分类管理。办事处和子公司积极开展业务对接,以风险可控为前提创新合作模式和金融产品,“一体两翼”体制优势真正转变为利润增长的业务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为中国华融的改制转型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人才队伍基础。2010年,中国华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结构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在领导班子全面调整、员工招聘、竞争上岗、员工培训、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开启了中国华融的第一次。
创先争优活动实实在在,成效明显,带动了公司业务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明显进步,2010年公司系统继续保持了无案件和无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的良好记录。同时,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了一些历史风险,消除了风险隐患。
在“做强主业、做大利润”的支持下,“中国华融”品牌声誉极大提升,被有关部门授予“2010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称号,公司总裁荣获“2010中国企业创新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赖小民表示,2010年取得的这些显著成效都为下一步中国华融的转型改制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华融转型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实施“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转型改制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将围绕“促改制、抓利润、防风险”三大中心工作来开展。中国华融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部、银监会的工作部署以及公司党委的要求,坚持“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加大转型力度,实现改制为目标,进一步巩固经营成果、做强资产管理业务、金融中间业务和财务性投融资业务以及子公司牌照业务三大主业,防控业务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经营收入达到39亿元,确保净利润21.6亿元,力争净利润23.8亿元,收入成本率不超过45%,不良资产率不超过1%,没有重大违规违纪和业务风险,全面完成公司改制任务,稳步推进中国华融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011年,中国华融将把全面完成转型改制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着力推进实现公司商业化转型改制目标。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结合实际、加强沟通、加快推进”的要求,做好与财政部等监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努力做好与改制相关的审计和评估工作;进一步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按照“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要求,努力打造“一体两翼”协调发展的组织运作体系;做好买断剩余政策性资产的准备工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