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程凯:甩不掉的“铁公基”

作者:程凯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21 22:14:46

摘要:程凯:甩不掉的“铁公基”

■程凯

   哪壶不开提哪壶!铁道部就是一个这样容易被“尴尬”的部委。
    年年春运,今又春运,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信心满满,表示“到‘十二五’末期,随着铁路的大建设、大发展,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从根本上改观,或者说将成为历史”。
    王部长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就有好事者“翻箱倒柜”,历数了一遍铁道部解决一票难求的发言时间表,结果发现铁道部的说法“年年变”,难兑现。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该理解铁道部的一片苦心,至少部领导们年年都知道全国人民对自己的考点在哪里?就算是年年食言,也要年年再说一遍。
    我说铁道部不容易,有两方面考虑。
    第一,中国人的春节的确是世界独一无二,两亿多人要在短短十几天里全部挤到铁道线上,如果要完全按照这样的运力来建铁路,铁道部还得不停地往后推延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而且假使真的解决了一票难求,我们又会发现十几天春运过去后,铁道上的运力就要出现闲时浪费的情况。
    第二,铁道部是负责建铁路的,这几年准确地说就是建设高铁,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高铁大建快上的同时,铁道部遭遇到最多的评价是高铁建设不讲经济效率、盲目投资、浪费投资。这种批评说起来容易,但是就是没有考虑到春运的事,没到春运就说建设浪费,一到春运就说黄牛太多。其实岂止春运,一到紧张季节煤运不也是一个大问题吗?
    春运和铁路建设,折射出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本质,那就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成,“铁公基”类的产业今后很多年还是香饽饽,一点不比什么“大消费”、什么“新能源”差。
    正因如此,在最近一周的A股市场上,在大盘暴跌不止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看到铁路基建板块一枝独秀的壮观场面,一天之内,9只铁路建设概念股联袂涨停。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到2020年要新建1.6万公里高铁,而铁道部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每年投资不少于7000亿,高铁目标要提前5年实现,因此有分析认为2011年仍是高铁建设的高峰期,而且这种建设高潮还要持续,可能在2013年才达到一个高点。
    这还只是高铁,曾经大干快上的高速公路也还有发展空间。交通部最近也在表示,目前已提前13年建成了12条国道,另外西部地区还有8条高速公路接近竣工。过去5年,交通部在公路和水路运输项目上的投资总额为4.7万亿,按照这种大规模发展高速路的势头,中国很快就会把美国比下去,成为世界上高速公里里程第一的国家。
    铁路公路也还只是“铁公基”的一部分。
    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提上日程,最新的内容就是即将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锁定了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就有望达到2700亿元以上,而水利部门已经有人表示,“十二五”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比“十一五”投资额增长3倍,而今后的十年里,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更有望达到4万亿。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的是水利建设投资,保的是粮食生产,防范的是通货膨胀,相信执行力度和持续性都会有保障。
    说了高铁说高速,说了高速说水利,就是要说明,基础设施建设还大有可为。这些说的还都是老的“铁公基”,好像有点“土”,其实“铁公基”也有新内容,也可以很“洋”,比如新能源领域的基础投资,就是更加朝阳的“铁公基”。
    近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中美企业也掀起了签约高潮,据悉中美签了价值45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国电集团的合同超过了100亿人民币,国电集团将与美国UPC集团的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7个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超过1075兆瓦。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则与美国爱依斯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先期将运行400兆瓦的水电项目、700兆瓦的风电资源开发项目和约100万吨的乏风瓦斯减排项目。
    这些就是新的“铁公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悉数这些“铁公基”,我想说的是,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将是今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在经济转型的阵痛期间可以起到镇痛剂作用的项目。正是因为这些必须要上的项目,将有力地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在外贸出口不能再依赖,在大消费概念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在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受到质疑的时候,这一部分基础投资就是真金白银。
    投资要跟着大方向走,既然“铁公基”是大概率事件,那么“铁公基”行业和企业的盈利提升也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这一概率比大消费的概念还要来得实际,来得稳定。
    1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一季度的七项工作要点。几个要点,一是要防止年初信贷资金非正常投放,二是要引导商业银行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三农”等领域,三是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这种严控信贷滥发和坚持楼市调控的态度,一句话,就是房地产市场很难再有过去几年那样的辉煌发展,楼价再也不会像过去两年那样飞,如果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不再,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收益也就不再,地产金融就不能再像2007年股市冲击6124点那样承担起扯虎皮、拉大旗的重任。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也许就在“铁公基”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