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华安基金72小时紧急行动

作者:付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9-22 16:31:00

摘要:华安基金72小时紧急行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针对雷曼兄弟最新的变化,华安基金将对旗下的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持有人权益。”
    9月18日下午,华安基金相关人员向《华夏时报》透露,如果华安国际配置投资周期届满,其所持有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本金发生损失,而保本人雷曼兄弟无法履行保本责任,华安基金将对这些结构性保本票据承担到期保本责任。
    记者同时获悉,从华安基金获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之时到9月18日,3天时间里,华安内部可谓激情上演“72小时”,内部有关的研究一直在紧张进行,以能及时并连续向持有人发布风险提示和事态处理的最新进展。
    但华安基金并非是“独一份儿”紧张的,记者从证监会内部得知,相关部门对华安关于QDII基金处理的申报材料审批迅速,QDII首度考验了证监会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一时间快速沟通
    9月16日、17日,是“中秋”假期后上班的第一、二天,不少投资了QDII的基金持有人都注意到,相关基金管理公司多在网站首页发布了声明或风险提示。
    一位投资了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的持有人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尽管海外市场目前状况极度低迷,但多家发有QDII基金产品的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迅捷的沟通,让他们对未来QDII的运作透明度有了极大的放心。
    记者注意到,华夏基金9月17日宣布,华夏全球精选股票型基金与雷曼兄弟公司不存在待交收证券或清算款,也未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或担保的任何金融工具,因此,华夏QDII基金未受到这方面的负面影响。此前,南方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QDII基金也发出了类似声明。
    相比而言,华安基金对于有关投资作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并采取了更直接的行动。
    根据华安国际配置基金9月16日发布的风险提示,由于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同时,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即雷曼兄弟及其关联公司在无人接手而进入破产程序的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
    此外,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对雷曼兄弟及其关联公司的债权(包括要求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履行保本义务的权利)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从而无法全额收回,导致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本金受到损失。
    如果雷曼兄弟金融公司无法再履行对保本票据的保本义务,这对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存续将产生重大影响。
资金缺口华安弥补
    华安基金提供给《华夏时报》的材料显示,基于对国际金融市场局势不稳、股市继续下行风险较大的判断,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此前已经下调了基金资产中股票资产的比例。此外,他们正在积极与雷曼兄弟及相关方面联系,以评估受到雷曼危机影响的部分基金资产状况和损失情况。
    9月18日上午,记者获悉,华安基金在9月16日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基础上,再向证监会提交关于该公司拟对结构性保本票据承担到期保本责任的报告。
    让业界意外的是,相关报告竟然短短几小时内就被批准,并第一时间在9月18日下午两点就得以在华安网站上公布。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就此向记者指出:“大家都说现在股市大跌,监管部门不作为,从这件事情的处理速度看,证监会内部的快速反应机制运行畅通。”
    根据华安基金提供给记者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持有人的权益,华安基金9月18日决定,将继续以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管理这只基金,包括采取措施努力保持该基金的存续,以及包括在必要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基金合同的约定,按相关的法律程序运作以避免这只基金提前清算。
    记者了解到,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第一个投资周期届满的时间是2011年11月2日,如果到时基金所持有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本金发生任何损失,而保本人无法根据相关法律文件的约定,全部或部分履行对该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对此造成的资金缺口,华安基金将予以弥补。
未来投资严控风险
    面对全球动荡的投资环境,游猎于全球市场的QDII如何生存?不少QDII基金投资者9月18日在京城的几家证券营业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南方基金QDII管理团队向《华夏时报》分析称,下一步QDII基金的主导思路将是在“严格风险控制下寻找相对投资收益”。
    在他们看来,目前的市场大背景已经由“比强”转向了“比弱”,因此,发达市场比新兴市场的安全性反而要更高。
    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说:“就像龙卷风灾害一样,风暴的正中心,往往相对周边地区更为安全。”
    同时,这位负责人也透露,他们还将密切关注在恐慌下跌之中的投资机会,适时介入被错杀的行业和股票,从危机中寻找新的机会。
    具体来看,他们下阶段将低配金融行业,超配与经济周期相关度低的行业;重点关注以标普500为代表的流动性强、能反映全球经济情况的指数。在仓位方面,他们将保持低仓位的策略,随时关注市场变化情况,适时买入。
    值得关注的是,南方全球精选曾在“金砖四国”的投资上收获颇丰,但现阶段,相关人士向记者强调,他们对“金砖四国”采取比较保守的看法,比较而言,这四国中中国的投资机会更大。
    “短期来看,我们不会重配金砖四国,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们会密切关注中资股等相关投资机会。”
    在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看来,面对目前金融投资环境的群体性动荡,中国应该应用更多QDII的形式,将内地部分剩余储蓄、新增的外汇储备和外贸顺差,有战略地投入周边经济。
    他认为,首先的投资地域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其次是日、韩、越南、泰国。这样投资的目的是巩固外围,以增强中国对抗美国危机的冲击或下一轮投机劫掠。
    同时,他强调:“千万不能听从美国或亲美国投资银行人士的怂恿,动用国家资金购买美国金融机构的股债。美国金融机构和体系衰落,实际是中国未来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的最大保障。”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