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别了,外企“超国民待遇”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24 21:40:49

摘要:别了,外企“超国民待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岩 北京报道

   2010年12月起,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报表上将出现两个新的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至此,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全部税制都已实现统一。这也是继4月12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的进一步市场阐述,更加印证了“过去那种无条件的‘外资优先’时代的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以来,西方企业界和境外媒体竞相提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否真的恶化?中国改变外资政策出于何因?
外企在抱怨什么
    国务院一纸公文出台外资“新政”,为外企安享多年的税费“超国民待遇”画上了句号。
    3月下旬,某西方国家驻京商会在其调查结果中提出:“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将外资企业排除在中国一些蓬勃发展的市场领域之外,在华跨国公司的不满情绪日益抬头。”比如,有利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规定,以及使外资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政府采购政策。
    拥有220家会员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也于11月17日发表了最新的会员调查报告,像之前发表的几份报告一样,基调几乎充满了担忧。报告指出,近90%的美国公司虽然承认在中国的盈利状况相当于或高出其全球总体盈利水平,但是它们并没有感觉形势大好,相反,却觉察到中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正在改变。
    “外国企业将技术转让给中国,却几乎没有从中赢得相应的市场份额。这些制造商最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十分可怕的竞争对手,这个对手不仅发展迅猛,还准备在其本土市场上吞掉那些本该属于这些制造商的午餐。”曾在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手下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的苏珊·施瓦布这样说道。
    中国的投资环境难道在这一年突然发生变化了吗?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解释说:“一些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力求让企业在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是对吸引外资政策的进一步改善。这是改善外资的综合政策环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外汇和技术的“双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是借外债,中国采取的措施则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当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外资企业投资难度较大,会产生一些附加的制度性成本,所以中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以税收减免为代表的“超国民待遇”政策保障。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车间,获得了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以低廉的工资解决了大部分进城农民工的就业。“不过,后遗症日益显现:低薪使内需不足、贫富差距加大,付出了环境代价所获利润微薄;外汇储备集中到外管局手中,人民币币值受到强烈冲击,以外汇占款发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让国内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经济学家叶檀说。
    既然是顺应中国市场的发展行为,那么外国企业的声音缘何如此高调?
    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向13亿人销售产品是令人垂涎的一个期望。反过来,与13亿人竞争会让人冒冷汗。
部分外企肯定投资环境
    9号文中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而享受惯了超国民待遇的部分外资企业当然会一时不适应。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曾就此回应欧洲和美国驻京商会人士,“这不是要限制谁,而是把平台搭得更大一点,取消超国民待遇也是希望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这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的举措。”在其看来,“对于规范的跨国企业来说,其自身也明白,长期实行双重标准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外资内部也有相当的肯定意见。
    例如,上述某西方国家,其驻沪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约90%的会员表示过去6个月内自己的企业经营状况持稳或有所改善;近2/3的会员表示,其在华业务计划没有改变;即使改变,也是在增资而非减资。这与其驻京商会公布的结果形成鲜明对照。
    与此同时,9月份参加达沃斯会议的外国企业高管们,也纷纷开始力挺中国的投资环境。
    此前被视作带头指责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通用电气GE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尔迪南多·法尔克公开表示,有关于他表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报道,是被媒体断章取义地误解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并没有恶化,而只是在部分领域出现了竞争加剧。”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造成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印尼等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还有其他的产业来替代部分制造业的转移。”法尔克说。
    “中国正在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搭建了更大的竞争平台,大家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进行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这是促进经济进一步蓬勃发展的有效方式,这也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施耐德电气工作人员在给本报记者的回复中说道,“中国正在逐步进行政策调整,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力求让企业在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是对吸引外资政策的进一步改善。这也将会为外商投资提供一个法制更健全、市场潜力更大、知识产权保护更完善的良好的投资环境。”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位。过去近30年,在华外资获取了巨额利润。在当前全球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将是世界市场扩容的主要增长空间。
    事实上,真正有竞争力的在华外企需要的不是“超国民待遇”的特权,而是市场环境的公平和公正、政策环境的稳定和透明。

本报记者胡钰对本文亦有贡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