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最后冲刺

作者:杨仕省 高永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24 21:32:49

摘要: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最后冲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高永梅 北京 重庆报道

   “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正在等待批示。”2010年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做出批示,“要尽快出台成渝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域规划审批进入最后程序猜测风盛。
    前不久,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正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会出台。
    重庆市发改委人士向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在规划尚未通过国务院审批前,一律不接受媒体采访。有重庆官员私下里透露,此规划很可能会重“两江新区”轻“成渝区”。
第二个大局
    在重庆和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现在,国家已开始着力发展第二个大局了。”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李勇看来。成渝经济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包括环渤海、滨海新区以后第四个重要的增长极。
    就重庆而言,这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就是为全国探路。试验的目标是,到2020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4∶1降到2.5∶1,上千万农民进城变成新市民。
    此前国家为重庆“量身定做”的三个定位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的直辖市”。
    等待批复的规划中,成渝两地重要的是实现错位发展。比如在产业上,重庆主打除了笔记本电脑以外,第二点就是汽车、摩托车。四川部分的其他地市,是如何围绕重庆汽车工业,来为重庆配套。
    在更多专家看来,在政策配套上四川已先行。早在2009年,四川专门出台了政策,围绕重庆六个城市重点布局重要产业。
重在区域协调
    在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化的矛盾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发展。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区域协调?
    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廖元和告诉本报记者:“在东、中、西协调发展上,可以走重点协调发展模式。”这种重点发展模式东中西都可以有重点,这比此前完全集中于东部有很大突破。
    李勇则表示,应该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到成渝经济一体化,重庆的31个区县,加上四川的15个地市,把它整个看成一个城市,大家一起把路网修好,把基础设施建好,共同发展的机会就更多。
    廖元和分析,成渝区域经济规划出台后最受益的行业是那些能起到引领产业转移的行业。如以惠普、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甚至包括成渝地区的农业等。
    更多的区域专家认为,成渝经济区这个板块是很特殊的板块,国家希望率先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先行先试,进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