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深圳慢了!政府急了!

作者:陈小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24 20:11:25

摘要:深圳慢了!政府急了!

本报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我们不以GDP论英雄,但没有经济总量,没有经济竞争力,这个城市很快就会落后。”王荣曾在鼓舞士气时这样说道。 

2010年即将过去,深圳连续坐了5年第四名的位子,很可能保不住。因为土地资源的日益枯竭,深圳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速度相对变慢了,由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领导的新一届政府班子开始急了。 

于是,深圳决定打破惯例,在全国“两会” 、省“两会”召开之前,于2010年农历年前,即2011年1月中旬提前召开市“两会”。 市政府有关方面表示,主要是考虑到提早开会将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早安排、早运作。 

全面学习香港、赶超新加坡,是王荣给深圳定的目标。 

速度变慢了 

在今年三季度GDP出炉后,苏州在2004年后首次超过深圳,许市长坦言,今年深圳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难度较大”。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告诉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两会提前召开,体现了政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根据两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苏州实现GDP 6798.05亿元,同比增长13.5%,紧随广州之后,而深圳前三季度GDP为6722.03亿元,同比增长11.8%。具体对比深、苏两地数据可发现,前三季度苏州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展迅猛,达到了2652.7亿元,而深圳仅为1257.32亿元,不到苏州的一半。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方面,深圳的固定资产增速为12.2%,而苏州则达到了19.3%。 

其中,基础建设投资额上,深圳超过了苏州,而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和第三产业的投资上,苏州的优势则相当明显。前三季度,深圳的工业投资仅为299.72亿元,同比增长15.7%,而苏州的工业投资则达到1139.9亿元,是深圳的近4倍,同比增长19.8%,显示出较大差距。 

“兄弟城市发展迅速,我们的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发展总量、发展速度,已经不再占有绝对优势,我们该怎么办?”王荣天天在思考这个问题。 

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对记者表示,深圳根本没必要和苏州、天津比,产业结构模式完全不同。“这几年很多城市的GDP增长,大多是靠投资来拉动,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12月14日,广东省委书记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要求,首先就是根据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科学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层层加码。 

话虽如此,但速度放缓毕竟不是好事。 王荣坦言, “我们不以GDP论英雄,但没有经济总量,没有经济竞争力,这个城市很快就会落后,如果后30年,经济总量开始大幅度下滑,深圳将很快没有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工业增长、创新能力对深圳而言,始终是一个城市竞争能力的要害所在。” 

深圳瓶颈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永远成为了历史。特区扩容被视为给深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结果还是变慢了。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深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秋季报告)》指出,深圳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落后于全国主要城市,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深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不足,进度大幅滞后于年度计划,工业投资增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投资跟进缓慢;二是消费出现收缩迹象。 

若追根究底,最大的发展瓶颈还是怪土地不足。 

“我们企业在中国大量的投资,但深圳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在这里发展确实是受到了局限。”今年8月6日,在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即金龙鱼)总经理李强与王书记的辩论会上,李强带着两张支票,一张是政府奖励的300万,另一张是0,拐弯抹角的向书记提出要地。 

王荣笑答,土地资源稀缺,就涉及到政府对土地利用的的规划,对生产方式的改进,需要政府和企业家之间有更好的默契。 

对比北上广苏和深圳的总面积,深圳显然没有任何竞争力。北京总面积为16808平方公里,上海6340.5平方公里,广州7434.4平方公里,苏州8488平方公里,而深圳特区扩容后的总面积才1948平方公里。 

钟坚也认为,因为土地不足,很多制造工业来了也上不了,发展速度自然就放缓了,但深圳是真正想要调结构,这就必然以短期牺牲速度为代价。而土地的稀缺,就只能改变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但深圳的人才瓶颈,教育短板也是面临的问题。 

“深圳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转型。”金心异告诉记者,深圳因为土地有限,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比全国先行一步。而特区扩容给深圳带来的发展空间,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王荣也承认,深圳的资源、环境和前30年相比确实遇到了很多瓶颈、受到很大制约,但深圳的自主创新优势明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更新换代,通过环境提升,深圳发展潜力、发展空间还很大。 “有些人经常唉声叹气,说深圳没土地、没空间、没资源,招商引资难了,这种思想要不得!” 

按照王荣的思路,苏州天津只是在重演深圳昨天的故事,而深圳将复制香港往日的辉煌。 

破题:学习香港新加坡 

当王荣还在苏州任市委书记时,便提出赶超深圳的目标,结果苏州确实做到了。如今来到深圳,王荣定的目标又是哪里? 

2009年6月23日,炎炎夏日下的香港礼宾府,没有警车开道,没有鲜花簇拥,当警卫还没回过神来,王荣就乘坐一辆中巴快速驶进了,这离他上任深圳代市长仅仅11天的时间。 

“王市长刚刚到任就跑来香港,这代表你对香港,特别是香港与深圳的关系很重视,我很感谢你。”香港特首曾荫权激动地说。 

香港的总面积只有1103平方公里,比深圳还小,但香港依靠服务业,经济总量居于中国第一。正是基于此,王荣把学习目标对准了香港,以及面积同样狭小的新加坡,即逐步淘汰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大服务业的发展。 

但金心异告诉记者,深圳不会跟香港一样,完全放弃工业,深圳传统的优势产业会一如既往发挥作用。 

“新板块、新区域都是我们新载体、新空间。比如,市里决定在光明和坪山新区成立两个融资平台,能不能做出几个平方公里现代化的工业示范载体出来,承接更高档次、更大块头、更重量级的产业过来?考验的就是政府有没有这个本事!”王荣说。 

王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5年内生产总值将高过1.5万亿元,接近新加坡的总量水平”。有代表直言,这意味着深圳从明年开始,每年的GDP增长目标至少为13%,深圳如何能保证实现这一目标? 

“我有信心,5年赶上新加坡,不是豪言壮语。”王荣满怀激情地回应,当然,靠传统的方式来发展肯定是不行的,要通过发展总部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等,关键是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用创新的思维来保持快速发展。深圳自身的企业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深圳有着很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此外,深圳在面积上超过新加坡、香港,又有着内地这么广大的市场及面积支持。 

钟坚告诉记者,1978年时深圳GDP只有香港的千分之三,但现在达到香港的59%,新加坡的68%,但未来深圳的工业经济占比将为20%左右,而服务经济要达到80%的水平。 

谭钢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深圳新一届领导班子基本上把准了深圳的脉搏,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上把握都比较准,很务实。如果能为深圳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即便是GDP低一点也没关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