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老字号金店回应“代销门”黄金制品售前检测现制度性缺陷

作者:张汉澍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7 18:17:23

摘要:老字号金店回应“代销门”黄金制品售前检测现制度性缺陷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周生生18K金手链含金量不足的风波尚未完全消退,国内多家知名老字号金店又身陷“代销门”。 

日前,上海本地某广播媒体爆出老凤祥、老庙、亚一金店等企业存在柜台承包出租、代售代销等现象,并可开具老凤祥、老庙等知名金店台头的发票。相关人士还指出,黄金制品的零售不仅需要工商部门的营业许可证,同时还需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特许审批。 

“我怀疑一些小厂家根本拿不到黄金制品零售的相关资质,所以通过租借老字号品牌的柜台来‘借壳’销售。”一位市民就此事发表评论。黄金销售领域的水究竟有多深?一时间引发沪上众多黄金消费者的恐慌,多位市民向媒体表示,黄金饰品的含金量问题本来就不让人放心,现在的疑虑更大了。 

对此,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在15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几家老字号品牌在上海地区并不存在代销现象,产品品质完全可以放心,此前的“代销”一说系各家金店营业员为销售业绩恶意诬陷中伤竞争对手。 

但记者从一家国家级的贵金属检测机构了解到,由于市场对黄金成色的质疑,仅2009年,该机构在上海地区受理黄金饰品的检测数量就达到了1万多起。 

回应“代销门” 

“老凤祥、老庙和亚一等知名品牌的纯黄金、纯铂金饰品在上海地区均为自营自销,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代销。”许文军对记者表示。 

对此,记者走访了几家老字号金店,并未发现柜面出租的现象。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老凤祥、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均为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的重要会员单位。 

“涉及此事的几位营业员已被教育处罚。”许文军说。 

而涉事方的老凤祥首席发言人王恩生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使代售代销、银楼柜面承包出租也并未违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年时已经解除了对黄金制品零售业务的审批限制。 

记者在随后对此证实中获悉,根据当时《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的文件指示,央行已于20034发出通知,停止执行2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就包括“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和“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等项目。 

“代销、出租柜台都是允许的,只要在标识上标明自己的真实品牌,并不存在违规。”王恩生说:“即使如此,老凤祥在上海的六十余家银楼也均为自营。” 

据王恩生介绍,老凤祥黄金中的精品和艺术品均为自产自销,而一些大众化的金饰产品则会委托其他企业贴牌代工(OEM)。“这个很普遍,国际上的耐克、惠普、苹果都是代加工的,但代工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设计都会由老凤祥来把关。 

而另一家老字号金店——老庙黄金的工作人员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地区也只做直销。 

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联系老庙黄金,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江苏和安徽地区的经销商已经饱和,不再吸纳新加盟,而浙江地区只有在温州以南还有加盟空间。 

“开店、租柜都可以,开店租借一年10万、押金10万,租柜上述两项均为5万元。开店首年进货金额不低于400万。公司承包带好‘三证’、而个人承包则需要身份证和私章。”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但许文军在先前接受采访时则表示,银楼店铺的出租仅以公司承包的形式,老字号品牌不会与个体户发生承包关系。 

而老凤祥的模式也与老庙类似,选择在上海直营,而全国市场采用总经销+加盟商+特许经销商的渠道模式。 

王恩生告诉记者,老凤祥在其他省市目前有15个总经销商,上千家加盟商。老凤祥委托总经销商进行区域管理,加盟商可以经营其他厂家的黄金首饰。“我们没有这个权利要求他们只卖老凤祥的产品,但只要是在老凤祥的银楼里,加盟商依然可以使用老凤祥台头的发票。” 

许文军说:“联营联销、引厂进店、这是国际通用的营销模式。引入厂商后、该厂家的产品就要接受金店的监管系统,一旦发生质量及售后服务的问题,那么将采取谁销售谁负责。” 

售前检测制度缺位 

“事实上,此前周生生18K金链含金量不足是上游加工时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属于焊液稀释了黄金纯度,所以没有达到18K75%的纯度。只要在原材料上再提升点纯度,这个问题就不会存在了。”在许文军看来周生生事件的问题并不复杂。 

但是在普通黄金消费者的角度,黄金成色、金度不纯始终是困扰他们的一个大问题。而近期香港黄金市场一系列以假乱真的骗局则可能加重内地市场的这种担忧。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香港正出现一种高仿真的黄金,工艺极为精妙和复杂,普通的检测方式根本难辨真假。 

记者随后查询外媒报道获悉,香港各家金店买入这种高防合金的数量最高可能达到2000盎司,连香港最大黄金销售商的六福珠宝也未能幸免。如果按照15日的国际金价来计算,这笔损失将超过277万美元。 

对此,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裁宋钰勤在电话中表示,已听说了此事,但不了解具体数额,但其表示此类事件在国内尚未发生。 

但记者了解到,尽管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国内唯一从事贵金属交易的国家级市场、黄金现货交易平台,是国内各大金店的原料采购平台,有着较强的公信力。但是由于国家对黄金制品的原料采购并没有强制检测的规定,因此市场上对黄金纯度的担忧始终阴霾未散。 

“香港的这种高仿合金到底有没有流入内地黄金市场?这真的很令人担忧。”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而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主任陈丁滢则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2009年该机构就受理了1万多起黄金检测。“上海本地大约占到80%。” 

“黄金检测一般可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有损检测是采用‘火试金法’的检测技术,将对饰品造称损坏性的影响,精确度可以达到万分位。而无损检测是采用‘X萤光光谱检测’的方法,尽管不用损坏物件,但检测的精度不如前者。”陈丁滢介绍说:“有损检测的费用为100/件,而无损则为50/件。” 

记者了解到,在周生生事件发生后,许多的黄金消费者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对购买的黄金制品的成色心存疑虑,而另一方面高精度的检测将损坏整个器件,十分两难。 

那么金店企业的黄金产品在售前是否有检测程序?是否能让消费者买的更放心呢?对此,许文军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对此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上海地区的一些知名企业都会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测。” 

“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家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第三方贵金属和珠宝玉石检验机构,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的确每年接受不少企业的检测申请。”陈丁滢向记者证实,但其并未透露具体名单。 

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周生生产品的售前检测多为内部自检。对此,许文军认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这个机制我觉得不是很合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