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最后的“唐家岭”

作者:杨仕省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6 22:02:45

摘要:最后的“唐家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蚁族”撤走了,在唐家岭留下一地凄凉。
    唐家岭作为北京50个重点政府督办的“挂账村”之一,从今年5月份开始进行“宅基地腾退搬迁”。在唐家岭墙壁上的公告显示,截止到11月20日,搬迁数量达到93%,余下50多户村民还在留守。按照北京市的腾退时间表,11月30日是唐家岭村民撤退的最后时间。
    唐家岭这个曾经因“蚁族”聚集区而火爆的“城中村”,最多时村里的外来人口超过5万多,而本村村民不足3000人。这里为“蚁族”们初入北京提供了落脚点。
    11月24日,记者从东边绕道进村,进村道路的路面已被砸坏,车辆无法开进。在东边两三百米处,有几栋房屋依旧高高矗立,周围则是残垣断壁,损毁严重。一栋七层大楼的门虚掩着,记者进去一瞧,第一层十多个房间完好无损,推开一间小屋,十平米左右,屋内仅有一个与水龙头一体的洗漱池,一个插座,还有一扇只能开一半的窗户。
    沿着狭窄突兀的道路前行,两旁拆迁的废弃砖块堆成了小山,不远处又有一处尚未拆迁的房屋,墙上张贴着商场的海报已经破损,旁边是村委会刚贴上的一张拆迁公告,通牒户主离开。
    继续走在坑洼的街道上,废弃的塑料袋在空中飞舞着,路边垃圾腐烂的味道扑面而来。行至中途是一条街,街道南边的房屋已经拆完了,北边一侧的海淀区唐家岭小学还在正常上课,几个教师模样的身影在操场上晒着太阳,但学校的四周已被砖块瓦砾包了个圆。
    走在凌乱的砖石块上,深一脚浅一脚,脚下不时发出咯吱的瓦砾声,偶尔一缕灰尘腾空而起,模糊了双眼。不远处,一群蹬着废品收购板车的中年汉子冲进废墟,从板车上拿下大锤,照着残缺的水泥板抡了三五下,从砸碎的水泥板中抽出来一根一根的钢筋。
    唐家岭这个一度荒僻的村子,距离中关村11公里,正是因为中关村让这里的村民沾光不少。“村民不用再辛苦种地或外出打工赚钱了,只需把自家的房子租出去,就能坐享其成。”一位村民说,没有什么生意比赚租金更轻松自在了。
    很快,有村民将自家的房子从平房盖到楼房。“这里的平房迅速长高,很多房屋都加盖了三四层,楼房在肆无忌惮地变高。”但后果也不容忽视,到2007年时,违规建筑已是合法建筑的5倍。
    据这位村民回忆,唐家岭的出租房分为四等:月租150至250元,300至400元,500至600元各为一个档次,当然还有更奢侈的千元套间,客厅、卧室、厨卫俱全,算是顶级公寓。而唐家岭的出租房中要算“董家大院”最有名气,投资上千万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拥有300多个可供出租的房间。然而这个名噪一时的董家大院,而今已荡然无存。
    相比住在城中高楼地下室里的打工者,唐家岭的蚁族要幸运一些,起码他们的房间偶尔能有阳光照进来,即便有时候进来的可能是小偷。居住在唐家岭的蚁族们把这里称作大唐,因为有苦有乐,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今年3月,一则消息打破了唐家岭的宁静。北京市50个市级重点挂账村整治改造规划方案通过审查,其中就包括唐家岭。“随后的每个周末,都会有大量的‘蚁族’搬离唐家岭,就连搬家的车辆也需要提前预约。”
    据了解,按照《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该地区将实施旧村整治改造,拆除非法和违章建筑,建造白领租赁公寓。唐家岭村委会的公告则称,该地区将全面启动腾退改造工作,腾退范围是“唐家岭范围内所有集体以及民用住宅房屋及其附属物”。根据该腾退改造时间表,整体腾退将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届时,唐家岭的村民们将获得回迁房,而那些使唐家岭成名、符合条件的蚁族们,也可以住进舒适的廉租房。
    本来,唐家岭的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在却多了几分紧张,因为村里正在实施“一停一断一有”的政策,即停水、断路、有电,“那些未拆的户主都被冠之以‘钉子户’,需要一个一个击破。”村民张君告诉记者,很多坚守者认为村委会不具备拆迁资格,也没有拆迁许可证。
    走进唐家岭村委会,当记者就拆迁进展提出采访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抛下一句“不接受采访”就走了。接着几名村委会成员围拢过来,毫不客气将记者“请”出了村委会。当记者提及有村民因拆迁准备采取极端措施时,海淀区北旺镇宣传部部长的回答是“我们自有各种应急预案”。
    告别唐家岭的“蚁族”去向何方?记者调查的结果,他们的主要去向是离城区更远、房租同样低廉的马连洼、史各庄、永丰乡等地。唐家岭,曾是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但是,今后还会吸引“蚁族”回来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