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遗产盘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10月31日,持续184天,超过7308万人次的上海世博会闭幕了。
闭幕式上,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罗塞泰斯表示,世博会闭幕后,世博会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将继续对上海和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引进外商投资,加大旅游业占GDP的比重,新能源的应用与推广,对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与提升,在世博会闭幕后将开启上海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催生商机
“世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民企馆副馆长孙保罗向记者表示。
据预测,世博会对今年上海GDP的贡献值将达5%,对整个长三角投资的拉动将高达40%-50%。因世博会影响,第三产业在上海的GDP中所占比重将上升到60%,创下历史新高。
世博会确实已经种下了新的商机。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10月份对外表示,世博会期间,上海引入的招商集中签约外资项目共20个,投资总额约12.3亿美元。这些签约项目包括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有3个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
据了解,本次签约的地区总部项目达12个,其中新设投资性公司8家,新设管理型公司2家,投资性公司增资2家。
“受惠的不仅仅是上海市。这些投资的订单也将会对长三角其它城市有带动作用。”孙保罗表示,对经济转型中的上海和中国来说,世博会也是一场商贸洽谈会。
世博会带来巨量流动人群,也给这期间上海周边各主要城市旅游业带来了机会。除江浙之外,也催热了云南、广西、安徽、福建等地的旅游业。而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航空客运量、外贸进出口、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旅游相关产业,也实现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速转型阶段。
其实,在世博会中有所收获的还有内地的一些省市。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抓住了世博这个大平台的机会,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到世界市场面前。
河北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民间艺术家们与客商签订了衡水内画、苇编、曲阳石雕、蔚县剪纸等购销协议。在世博会河北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上,河北省推出了100个重点利用外资合作项目,而在现场签约的项目就有24个,其中50%为外资项目,总投资6.4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4.6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12个,总投资138.6亿元,协议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
引爆新能源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提出“低碳世博”概念的世博会。
世博园的高容电池车、风能发电等高科技项目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也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了机会。
新日电动车对利用世博契机来推广技术和品牌寄予了很大希望。全球第一辆电动运钞车、第一辆电动电视转播车和第一辆医疗卫生电动车就是由新日电动车生产的。而这些为上海世博会特创的三种产品,或许有一天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世博园内大容量汽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油价的上涨对汽车运营成本的影响很大,如果能把汽油驱动改为电力驱动,并使成本降下来,那么在减排的同时也降低了公交公司的成本。”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表示,利用世博会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光伏、节能建筑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开始规模化应用,以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的目标之一。
来自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信息显示,该中心对自2004年以来认定的高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中,有150多项成果在世博会上得到推荐。
世博园将成上海副中心
世博会结束后,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世博园内的场馆,以及园内的土地如何利用。
上海世博局表示,除“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五个标志性的永久建筑)外,其他建筑将全部拆除。
至于世博园今后的规划,今年9月17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等13个相关部委进行了专题研讨。据了解,中国馆将转变为会展场馆;主题馆将转变为展览活动场馆;世博中心将改建成为集会议中心、宴会厅、新闻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而文化中心将用作大型文化演艺的场馆。此外,世博轴的浦东部分将转化为新型的商业带。
有关道路交通设施,世博园区内的车行道路将全部保留,保留滨江步行系统,部分停车设施也将予以保留。
而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可能会成为上海又一个新兴的创意产业园区。占地23公顷的世博公园将成为永久绿地,作为世博会留给上海市民的“绿色遗产”。
那么被拆除场馆的土地上,未来将派什么用途呢?
记者从上海社科院了解到,未来浦东世博园将被打造成商业、文化、市民休闲的中心,成为继人民广场、陆家嘴、南京西路、徐家汇之后的第五个城市副中心。拆除后的土地用途,三分之一用于建设公共设施,三分之一留作城市绿地,三分之一用于商业开发。
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新的规划还没有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园内要出让的地块将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地块大战即将上演
正是世博园的巨大影响与世博园将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使不少地产大佬对世博园及其周边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在世博会尚未闭幕时,开发商已经上演了对世博周边地块的争夺战。
为获得上海浦东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月8日下午,香港地产大鳄九龙仓、新鸿基和央企中粮、中建四家地产大佬展开了激烈竞争。最终九龙仓以48.28亿夺得地王,而该世博地块也创下了国内住宅楼面价的新高——3.54万元/平方米。
针对世博地块的竞争也蔓延到世博园周边。同样在9月8日,靠近世博板块的三林集镇A14-1地块被合生创展以14.51亿元摘得,楼板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72%。而目前三林地区二手房价格也只有2万元/平方米,在售新楼盘的价格约2.3万元/平方米。
专家表示,该地块是三林集镇为数不多的优质宅地,在世博板块辐射范围内,因此“面粉”价格贵于“面包”毫不奇怪。
相关人士透露,未来世博园周边还将有大量土地出让,拍卖金额可能会超过千亿。未来世博园周边将持续上演夺地大战,新鸿基、瑞安、SOHO中国等大型房企已经跃跃欲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