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承载的中国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如果说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主题,2010上海世博会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纪的主题将是中国梦。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划上一个完美句号的时候,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的众多联合参展企业来说,却只是一个逗号。这些优秀的中国民企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后世博时代的新趋势
低碳已是世界潮流,绿色终为民企大势。
2010年10月28日,在“福布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论坛暨上海世博会民企馆答谢礼”上,中国民企绿色低碳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泰豪集团、欧普照明、爱仕达、伽蓝集团等多家民企馆参展企业成为中国民企绿色低碳联盟首批理事长成员单位。据了解,中国民企绿色低碳联盟是一个致力于“倡导低碳经济,打造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科技,共建低碳中国”的非法人、活动性、学术性的民间联盟,旨在打造中国民营企业在低碳、环保、节能型企业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并延伸至政府、产业、学界等社会各界,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支最活跃最重要的力量。在低碳事业中,中国民企当仁不让,必将成为主力军。尊重生命,践行低碳,善待地球,事关全人类生死存亡。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共享低碳,绿色生产——这些终极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必依赖于中国民营企业界严于律己的操守和技术革新的进步,必依赖于低碳商业模式的进化成熟与低碳资本的原创动力,必依赖于中国民营企业家阶层深刻领悟时代赋予己身的伟大使命。
与此同时,以复星集团、易居中国及赵汉忠先生为主发起的“星光耀计划”正式启动。成立伊始,“星光耀计划”即明确了其核心精神和发展愿景:携最具激情和梦想的专业团队,为中国的民间资本插上智慧的翅膀,创造最具生命力和想象力的商业发展模式,构建政企交流信息中心与现代服务平台。
“星光耀计划”通过世博会民企馆16家核心民企和其它优秀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星浩基金”,以星光耀城市综合体民企总部基地为载体,打造信息交流、公共服务、孵化整合、创业基金、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外包服务和高端定制等共八大服务平台。以此汇集广泛的优质民企资源,推动政企交流,促进第三产业的活力创新发展,从而成就地区经济增长之所在。
一种集体表态
作为中国民企联合馆的牵头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民企馆的重要意义在于,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首次登上了世博会这个大舞台,并让大家意识到民营企业所具有的活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的承担。“我们16家民营企业共同来做这件事情,最想要展示的是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活力,要给大家看看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意与价值在哪里,也让大家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创造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民营企业背后的精神是什么。”郭广昌坚信,中国一批优秀企业的创业精神,在通过民企馆的平台被展示出来的同时,也一定会鼓舞和激励中国企业家和优秀的创业者去和中国民营企业一同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联合参展企业、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出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民营企业强大起来后,必然要走向世界,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通过世博会这样一个国际性平台,将中国民营企业风采展现给世界,这就是我对民企馆的期望。要让世界知道,中国的民营企业是有理想、有追求、有强大竞争能力的。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十一年,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小企业。让小企业抱团组成的矩阵,成为群星璀璨的世博中独特的星团,让小企业根植于诚信的种子,成长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参天大树——这是我们此次参展民企馆的核心理念。阿里巴巴十一年,正是与小企业共生存、共繁荣的十一年,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我们自己。我们认为,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创业者,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公众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关注和寄予的热望,从观博人群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平均每30位走入世博园的游客中就有1位进入民企馆的“活力矩阵”。
“一个人、一个企业,大到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拥有勇于创新、敢于奋斗的精神,才是一个人和群体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珍藏。”民企馆馆长孙军感叹,在民企馆16家最优秀的企业中,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经济继续发展的活力因素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改革开放激荡三十年,伴随中国经济与社会一同发展成长的中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一次中国经济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民营经济已占中国GDP的60%;税收贡献率71%;而全社会的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占90%。
“如果有人要问民营企业家们,他们在民企馆中想表达什么,我觉得他们最想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感恩、创新。一是我们对社会充满了感恩,充满了感谢之情。是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提供了这个伟大的平台,让大家有这个可能去创造美好。二是我们这些民营企业都充满了活力,虽然现在这个群体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虽然还有很多粗糙的地方,但是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是给点阳光就能灿烂,有点雨露就能不断向上生长。”郭广昌表示,中国民企也许在起步之始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成长过程,但他相信中国民营企业一定会更有品质、更平衡、和谐地与这个社会一同生长。
“大家都羡慕成功者。但孤木不成林,成功并不会孤立存在。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和大家一样,同样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老百姓也许更多地在新闻中看到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企业家拥有多少财富,国内一些企业的负面消息也往往会引来公众对民营企业的不理解。民营企业在未来不但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扶持,同样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外国同行的理解。”
彰显的当代中国精神
3.5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镶嵌而成的民企水晶墙,冬春夏秋四季变换的场景,用名片粘成的太极16式形态的企业巨人,世博会民企联合馆以这种绚丽的姿态,在上海世博会上向世界诠释了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的活力、激情、创新和挑战,并赢得了参观者的喝彩。
在上海世博会民企馆184天的展出中,共有3万家优秀民营企业参加展出,累计接待中外参观者超过200万,日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
一位参观者向记者表示,民企馆在整个展出中所展现出来的活力、自信、开放和创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中国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如何能走到这样一个共同的舞台,孙军指出,正是因为民企馆的16家优秀企业怀着共同的一种理念。“我们想向世界表达的,是中国民营企业所充满的活力。正是因为中国民企的活力,我们才能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能够代表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方向,我们要让商业文明更理性、更有效率、更绿色、更环保。”孙军坚信,所有这些目标中国的民企都会一步步达到。
华丽展出的背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阐释了他对成功的理解,并指出了民企馆更加深层的意义所在。
“中国民企将对社会有更多担当,我们也非常愿意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己欲立,先立人。成功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群体的成功。我认为,现代社会优秀的民营企业具有这样的品质。一个企业如果能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发挥才智的舞台,帮助普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他就是成功的。而这样的企业家,也是一种成功者,因为他不仅仅是自己成功了,还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一起创造成功。在这层意义上,一个企业做到了对社会的责任。”郭广昌指出,也正因为能够成全他人之美,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社会充满了感恩,所以我们才有不尽的活力创造之源。有这种活力存在,我们就能不断向上提升。”郭广昌表示,他相信,有了这样一种理念,一切都会向更好的方向改变。
“对于这个时代
我们始终充满感激之情”
创业的艰难,在民企馆得到了生动的展示。民企馆的序厅之后设有冬、春、夏、秋4个展区,似乎是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历程的象征性展示。
在民企馆的冬之厅里,巨大的屏幕上雪山高耸、巨石滚落,空中“雪花”飞舞,寓意改革开放初期,民企起步的艰难。随后的春、夏厅,记载了民企艰难的发展过程,民企靠简单的引进或技术模仿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索。秋之厅展示给人们的是“春华秋实”的丰硕成果。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整体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寻找到了民企存在的最佳生态。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中国民营企业和社会、市场就是鱼和水的关系。水的环境怎么样,鱼儿最清楚。”周其仁10月28日在福布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表示,世博会民企馆展出的16家民营企业联合体,是创业者最生动的教材,但民营企业群体同样也面临新的挑战。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耐迪认为,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将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不少中国民营企业在本土市场成长迅速,但商业模式却比较单一,无法应对新需求和外部的商业环境。他们还亟需学习如何去经营一个规模巨大,业务众多的全球化公司。”
“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距离倒闭只有18个月。如果微软距倒闭只有18个月,那么我们国内的民企距倒闭的时间将更短。成果的展示并不能让企业存在的问题自行消失。我们民企应当意识到企业潜伏的危险,要有一种危机感,决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郭广昌指出。
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才能让一个企业立于领先的地位。一个企业家正是由于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新的危机,才能避免企业步入困境,也才能使一个企业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活力”正是企业的“良药”。
“民企馆的主体名正是‘活力矩阵’。中国的民企正是因为充满了活力,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也正是因为充满活力,才有像复星集团、大连万达这样一批批市场的弄潮儿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孙军表示,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就能让企业保持活力。
“为什么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都会有鼓励创新者的激励机制?渴望成功的优秀人才会为解决问题而殚精竭虑,他们不畏艰险的精神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有相当大价值的。优秀的企业应当建立培养、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优秀的人才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郭广昌表示,从那些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一个企业和一个民族的希望。
世博承载的是中国人的国际化梦想,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飞向世界的舞台,世博只是开始,刚刚开始。——水皮
民企馆大声展
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
“民企馆的重点,不是要展示这16家企业有多么好,而是要展示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活力,要给大家看看我们的创意与价值在哪里,让大家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创造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民营企业背后的精神是什么。”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16家民营企业参与建造了民企馆,而民企馆代表的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精神,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千千万万家民营企业的付出和成就。”
车建新
(红星美凯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我们要以低碳、环保接轨国际理念,抓住世博年契机,力争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完美中国家居流通行业的风貌。”
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希望大家能够用共同的智慧创造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精彩,通过2010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民营企业这一坚固壁垒,证明民营企业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董文标(民生银行董事长)
“世博会是世界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认可,民营企业是国家的主导力量,后工业时期一定是民营企业唱主角。”
张近东(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
“我们希望通过民企馆向世界展示中国民企的不同经济成分,展现中国民企联合的力量,同时中国的民企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世博会将使中国民企健康蓬勃发展的态势全面地向世界展示。”
周成建
(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
“希望借世博会的良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有一个突破,在创新与融合中共同参与,见证这段历史。”
周忻(易居中国董事长)
“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展馆,向世界展示中国民营企业的激情和活力,所以我们的主题也是激情和活力。
周晓光(新光集团董事长)
“参与世博会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新光的企业价值和品牌形象。近几年来,新光一直在不懈地探索转型升级之路,而这次参展世博会将是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推手。”
王耀海(欧普照明集团董事长)
“自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来,欧普一直期待投身于这一盛事,民企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李春生
(泰豪智能工程公司董事长)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给中国及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世博会能够展现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展现中国民营企业的活力。”
陈合林(爱仕达集团董事长)
“借助世博会巨大的影响力,爱仕达将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打造国际自主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郑春影(伽蓝集团董事长)
“我们希望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与世界一起分享‘时尚中国美’,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美’,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黄鸣(皇明太阳能董事长)
“我们将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将中国太阳谷的绿色生活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展现出来,将中国的‘绿色大国’形象展示给全世界。”
陈爱莲(万丰奥特董事长)
“世博会开办民企馆,是一个集中体现中国民企的强大和活力的契机,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民营企业群体实力和智慧的良机。”
王中军(华谊兄弟董事长)
“只要华谊艺人时间允许,每人将争做一天世博志愿者,到世博园里为大家义务服务,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世博会民企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