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基民利益?
一边是越来越庞大的基民队伍,一边却是资深基金经理的纷纷离去,面临席卷而来的基金经理“离职潮”,究竟谁来保护基民的利益?
10月29日晚21点55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手”节目中财经名嘴、专家学者就上述话题展开交锋。其中红方阵营由《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财经评论员叶檀、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组成,他们认为,基金经理离职潮是对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伤害, 公募基金公司应该尝试浮动费率制和股权激励;蓝方阵营,则由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主任胡立峰、基金行业资深分析师于善辉、财经评论员纽文新组成,他们认为,基金经理即使变动,对基民利益影响也不大,基金应该坚持固定费率制,股权激励对留住基金经理是无效的。
辩论过程中多家财经媒体记者以及现场观众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质疑。双方嘉宾有何精彩表现,又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本报特别记录了辩论概要。
一辩 基金经理离职潮会否触动基民利益
主持人:其实辞职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有可能还是一件很潇洒的事,只要我辞职信往上一递就意味着解脱。但有些人辞职可是绝对潇洒不起来,那是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掌管别人的血汗钱。基金经理掀起又一场离职潮,我想1.8亿基民一定会问一个相同问题,基金经理离职潮到底会不会触动基民的利益呢?
水皮:我觉得这当然会伤害基民的利益,而且是双重伤害,不光是物质上的伤害,还有精神上的伤害。
胡立峰:我认为基金经理离职潮对基民的利益整体而言影响不大。
水皮:其实基金就是信托的一个形态。如果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那么显而易见,冲着王亚伟去的很多基民会感到上当受骗。因为投资这个东西不是一个科学,确切地讲它是一门艺术,所以个人价值在这个投资过程中间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很多基民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是看谁在做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发行基金的时候,也往往一定要强调这个基金经理岗位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向客户介绍清楚这个基金的操盘规格、操作方式,所以基于这个立场上面,基民购买的基金,如果中间频繁地替换基金经理的话,那么对信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胡立峰:有人辞官归故里,今年以来很多基金经理这种变更,我认为对整个基金行业影响应该不大。我们要是把基金经理比喻成一个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或者是开公交车的司机的话,我想个别的飞行员和公交车司机这种跳槽或者说变动对整个行业应该说没什么太大的影响。我想民航和公交行业也表明了这个情况。
水皮:基金经理的辞职对整个投资市场来讲,的确没有太大的深入的影响,因为地球离了谁都转。
胡立峰:我觉得个别基金经理辞职不能代表整个基金行业的一个生态。现在国内基金有700多只,整个基金经理的队伍高达一千多人,出现个别基金经理的变动,我们认为,对行业整体没有什么影响。
水皮:我觉得不是个别现象。基金投资并不是操盘,正如我们要求公交车要稳健,我们并不希望公交车司机成为舒马赫那样的飙车手。这样的话,我们要用一系列的操作规范规章来约束。所以,基金经理的灵魂必须要在一个框架之内。
巴菲特如果退休之后,其所掌管的基金应该就不能再叫巴菲特的基金了。因为巴菲特眼光独到,那么多的基金经理,为什么大浪淘沙下来最有价值的是巴菲特?同样,那么多的基金经理,我们现在一般投资者记住的就王亚伟一个。所以这个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胡立峰:我觉得巴菲特还有索罗斯,他们所管理的都不是公募基金,而是私募基金,就好比基金行业的出租车等,提供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服务,但为什么每个国家为千家万户老百姓提供的还是公共交通?
水皮:因为你们太注重这个所谓公交,所以你才会看到大盘跑不赢,散户跑不赢,所以这样的基金没什么用。
二辩 哪种费率制有利于提高基民业绩?
主持人:我们这一轮的辩论是,浮动费率和固定费率哪一种有利于提高基民的业绩?
叶檀:浮动费率。
于善辉:我的观点是基金应该坚持目前的固定费率,浮动费率不适合目前的基金市场和基民。第一,因为基民投资行为赎回非常严重,这种来回走的行 为很难从技术上达到收取浮动费率的目的。第二,势必导致基金经理以及基金投资人的过激行为,这种行为不一定能保护基民利益,不符合目前基金标准产品理念。
叶檀:我是绝对主张要实行浮动费率。固定费率有几个问题,第一是人浮于事。第二是跟管理费一样,有时反而上升。有的基金开始因为业绩不好,没有人去买,然后它就开始到处拉资金,成本就上升,有的给中间渠道成本要到20%、30%,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广大基民吃亏,这样一个制度,彻底体现了大锅饭制度,必须废除掉。
三辩
股权激励能否成为
留住基金经理的最好手段?
主持人:现在我们的辩题是,股权激励能否成为基金公司留住基金经理最好的手段?
纽文新:没有约束的激励机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何刚:目前中国基金业的薪酬激励这一块是最需要优化和完善的问题,就是让优秀的基金经理成为这个基金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让他们成为拥有期权的基金经理,因为期权可以让他们避免短期过于逐利的行为。
纽文新:我们看到的事实恰恰相反。在华尔街有着非常充分的激励机制,但那些基金的管理人或者是金融公司的管理人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把自己的行为短期化,无度地放大公司的风险,无度地放大投资人的风险,最后什么结果?不仅给金融行业带来灾难,而且给一个国家经济带来灾难。
何刚:从全球来看,底薪加现金加股权激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机制。但是任何制度没有最好,只有相对更好。
纽文新:用公司股权来激励?那我告诉你,如果基金亏了的话,不亏股东的钱;如果平均状况根本烧不到股东的钱,那么给他这样的激励,他就是旱涝保收,跟他的业绩没有太大的关系。
何刚:我想追问对方一个问题,究竟你们认为基金经理作用是大还是小?我刚才听到两种声音,一说没有责任,一说有无限大能动力,可以搞垮华尔街甚至美国经济。如果基金经理不重要,那么,何必为基金经理的离开而担忧?王亚伟赶紧离开,基金经理赶紧离开。但我们的问题是,用什么方式可以让最好的基金经理体现个人价值?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