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矛盾横亘 苏宁履新银联解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君燕 上海报道
尽管低调履新,但当8月16日原央行副行长苏宁的名字悄然登上了中国银行官方网站之后,“银联真正进入苏宁时代”的话题还是几乎成为当日最主要的新闻之一。
眼下的银联,对外,刚经历了与VISA境外刷卡通路的交锋风波;对内,则要协调好下属银联商务公司和各家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问题。在苏宁履新中国银行董事长之后,这些也成为银联亟待解决或者突破的现实问题。
内外矛盾横亘
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联网商户25万户,联网POS终端40万台,总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4.1%和33.8%。
据中国银联人士分析,今年上半年,仅上海、江苏和浙江就新增联网商户4万户,联网POS终端5.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8.5%和39.1%,商户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而截至6月末,全国二级地市及以下区域新增商户6.8万户,累计达52.4万户;新增POS终端11.2万台,累计达80.3万台。同时,全国7.2万个农村金融网点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尽管从业绩数据看,银联的发展顺风顺水,但是,伴随着银联在银行卡市场上的高歌猛进背后,却是始终未曾断过的质疑。“就我们业内来说,其实银联实际上已经等于把国内所有的信用卡线路全部垄断掉了,全部交易都要走银联线路。”相关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明确向记者表示。
其实,虽然目前各大银行方面对银联的态度基本上三缄其口,但微妙的心态却分外昭然。从银行角度,各大银行若想和银联竞争,其实根本没有优势可言。一方面,银联特殊的背景承担着线路提供商的角色,但同时,另一方面又有一个银联商务公司(注: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联控股的一家从事银行卡专业化服务的全国性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本4.95亿元,总部设在上海。)在作为一个线路收单行的角色存在市场中,所以在银行眼里,“现在银行本身回佣不多的情况下,银联商务又在瓜分一部分利益。这块就导致了很多银行对银联产生不满情绪。但是没有办法。”在银行看来,这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不容小觑。
此外,让银行方面感到更加头疼的一个现实情况是银联商务在全国终端POS机上的统一操作。“现在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最大的利润点还是刷卡回佣。”
银行方面的着急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例如,一家商场里所有的POS机如果都属于银联商务,那就意味着这家商场所有的交易收单部分回佣要全部交给银联商务。但是如果是某家商业银行的POS机,那这部分收入就归该银行所有。而且是不限制任何银行卡片。所以不管银联方面怎样对外进行解释这样做的安全性意义,但就银行看来,“现在银联的做法,是希望通过银联商务,把这个市场垄断掉。而且现在,银联商务已经具备了资金结算的能力。”
不久之前,国际信用卡大佬VISA的一纸通牒,让VISA和银联双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浮出水面。
其实,这次的激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早晚的事情。“银联和VISA的矛盾焦点就是中间的回佣收入。”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中国市场信用卡交易量越来越大,每年的回佣收入尽管比例在下降,但是对中间商来说,仍然还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收入。
对VISA来说,在中国国内由于政策限制没有办法是无奈的现实,但VISA想方设法将业务网点开进了港澳台地区。尤其是香港,每年购物旅游商务业务非常大。而银联也通过各种途径在香港同样把线路铺设得非常广泛。“信用卡如果刷双币卡,在境内走银联线路,如果境外走VISA或者万事达线路,当时银联和VISA等都达成过协议。但是现在的状况是,随着银联走向境外,像香港这样,就使得外方无法在其中分到一杯羹。这种情况下,彼此矛盾被激化是很必然的结果。”
苏宁“解困”银联
从原央行副行长,到如今的中国银联董事长,现年63岁的苏宁在中国金融界有着很高的声望。自2003年起就担任央行副行长的苏宁曾主管征信建设、支付结算、办公厅以及存款保险公司的筹备工作,同时也是银联的分管领导。作为央行副行长,苏宁主管的金融服务工作涵盖了从银行卡、个人信用报告、纳税转账乃至财政资金划拨。
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丰富经验,使得苏宁就任新一任银联董事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事实上,央行和银联的关系可谓血脉相连。银联历任领导均曾在央行任职过。
“按照我们现在的角色来说,也没法说什么。觉得(银联)会变得更强势一些。”某信用卡中心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从银联角度,苏宁个人的一些关系和资源信息,显然对银联发展来说肯定是会很有利。但是对银行而言,可能会比较微妙。“除非苏宁上任后,能更好地处理银联和我们各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关系,否则这个对我们来讲,不一定能算是个利好。”
一些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苏宁上任后,如果继续按照现有的思路发展银联商务,必然会造成这样几个可能的后果:首先对外方面,像与VISA和万事达这样的关系必然会更加僵持。“其实VISA和万事达在国外完全可以用更严厉的方式对待银联,等于既然不让我做境内市场,我就完全封死你的海外市场。”当然,双方依然可以通过沟通解决一些问题,不过,“如果这方面银联不有所改善的话,未来肯定还会恶化。”
其次对内的同业市场竞争方面。就银联而言,如果进一步削减各银行收单业务的利润,那势必会造成现有银行信用卡中心抗风险能力的下降,而且在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价格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势必加剧现有市场的恶性循环。对此,有识之士表示银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才是。
“如果想要把整个中国信用卡市场引导到一个良性的发展方向,那未来银联应该做一个转型。”相关人士表示,银联应该向国外同行先进的模式学习,例如固定费率,同时把银联商务完全独立出来,“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未来才有可能真正走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