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电信定价权下放能带来“优惠”吗?

作者:李叶 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20 18:55:01

摘要:电信定价权下放能带来“优惠”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叶 路晓丹 北京报道

   工信部和发改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调整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意见稿,相关部委拟将电信定价权下放给三大运营商。

正方
下放定价权确实能带来一些“优惠”。因为现在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基本的趋势是要降低通信市场价格来提高竞争力的。

3G产业联盟秘书长、通信知名专家项立刚:
    下放定价权确实能带来一些“优惠”。目前,工信部和发改委的举措,等于说把通信市场的定价权从政府转移到运营商了,以前定价都是政府说了算。回顾一下通信行业定价权的发展历程,最初,即便是运营商想降价,但是政府也不允许;随后,在定价权问题上,政府略有放松,政府只管定价上限,不管定价下限,可以降价,但是不能提价;到了现在,政府撒手,全部下放给运营商来定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来定价。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下放定价权运营商会给用户带来好处,因为现在运营商之间竞争过于激烈,基本的趋势是要降低通信市场价格来提高竞争力的。所以,从短期来看,下放定价权能够带来“优惠”。

三星经济研究院技术产业组首席研究员邱罡:
    定价权的下放,会促进电信资费下降的趋势。从3G业务的竞争状况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电信运营商之间非常激烈的竞争。而由于目前国内几大运营商在实力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所以不太可能形成寡头之间的“价格同盟”。创新业务的发展,竞争的存在,使得电信资费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在定价权的下放给了运营商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必然会加速这一趋势。

北大纵横集团高级合伙人 、 通信专家董哲:
    电信定价权的下放,终将带来电信资费的优惠。一般来讲,判断价格是否下降,主要根据成本、行业竞争环境、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未来从摊销成本的角度来看,通过降低资费标准和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内容来扩大客户使用总量是各大运营商的必然选择;我国的移动通信应用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通过资费和服务来抢夺对手的客户,成了一种必须的选择;各运营商间的技术标准完全不同,在单一标准下,各运营商实际上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但在运营商间产品和服务还没有太大差别的情况下,运营商间也只能通过降低资费来抢夺市场份额。在一小段时间的观望过后,由于竞争的需要,价格大战将在各运营商间展开。

反方
迫于收入和投入压力,运营商不太可能在获得定价权的短期内大幅降低整体资费,形成价格联盟的可能性很大。

财经评论员叶檀:
    仅仅是定价权的下降,带来资费下调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中国的电信市场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如果是完全的市场竞争,那么定价权下放后,必然带来的结果是中移动将资费降到最低,以挤出其他竞争伙伴。但是中国电信行业受政府干预很大,这个现象不会发生。
    因此,定价权下放之后,定价必然还是由中国移动来主导的。所以可以期待的最好的结果是,联通、电信最先降价,企图通过价格优势来寻求更大的份额。不过电信行业基础建设投入资本过大,这个现象恐怕也很难迅速发生。
    电信行业和银行业其实有某种相似性,准入门槛很高,其他企业进入有很大的难度,这样的行业形成价格联盟的可能性很大,进一步加剧了电信资费下调的难度。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陈扬波:
    单单下放定价权并不能完全保证带来更多的竞争和更好的收益。首先从近期看,三大运营商在向3G过渡期间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投入压力和收入利润压力。特别是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其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和3G投入会给其价格战的筹码带来一定的影响。迫于收入和投入压力,预期运营商不太可能在获得定价权的短期内大幅降低整体资费;再次,从长远看,中国通信行业的更新发展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管制上,还体现在地区运营商分割、通信网络牌照持有、网络设施投入覆盖、通信业务创新上,市场和行业都受到很多限制和局限。如果希望能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收益”,不仅仅需要在定价上做文章,更需要在网络覆盖、转网门槛、跨区域通信、产品套餐设计、产业链上下游配置等方面都需要做好配套,否则价格优惠带来市场繁荣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
    电信定价权下放,初衷是引入竞争,推动电信资费市场化,这对电信资费的降低虽然会有正面的作用,但是资费降低和服务升级从目前措施来看,定价权下放能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有限的。要带来实质性的电信资费下降,政府必须着力于引导垄断力量的逐步退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减少政府干预,才有可能使得电信产业真的实现市场化;否则,几大电信寡头之间就会存在形成价格同盟的可能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