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字号房企整合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大型房地产公司正在重新洗牌。在停牌了两个多月之后,上海地产集团下属的中华企业人事任命频频。在任命新高管的同时,中华企业也在内部进行人事调整。但中华企业兄弟公司60多亿元资产是否将注入的消息,仍然悬而未决。而中华企业的变动只是上海国资房企变动中的一环。
人事变动先行
中华企业在停牌了两个多月之后,近期人事有了大变动。
在8月4日中华企业举行的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会议讨论任命了两名副董事长。一名是经上海地产集团推荐的陈力,另一名是原先在金丰投资负责房产开发的副总经理将被调到中华企业任副董事长一职。而在此前7月底的人事任命中,上海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力出任中华企业董事。
据记者了解,几乎与金丰投资副总调到中华企业同步的是,最近中华企业也调派了两名高层到金丰投资任职。而在公司高层领导更换之后,中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业务领域也将做出一些调整。
有关中华企业重组的消息从5月中旬已经开始。5月17日与同为上海地产集团旗下的金丰投资和中华企业双双公告停牌,公告指出停牌是因涉及公司重大重组事项。
上述高管的变动,意味着背后将有一系列重组的动作。“公司人员的安排先于资产的重组。”据消息人士透露,今后中华企业在人事上仍将有一些调动,在人员重新安排到位后,资产的调配和注入将随后进行。而地产集团的高管将在本次调整中占据几个重要的高管席位。
上海地产集团是上海国资委下属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一。除了是金丰投资(持38.96%股份)和中华企业(持36.17%股份)的控股公司,上海地产集团还控股了上海中星集团等5家上海的地产类公司,拥有相当庞大的房地产资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地产集团对中华企业和金丰投资重组的大致方向基本清晰:金丰投资主要从事商业地产经营、酒店管理、二手房交易;该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出让给中华企业。而中华企业将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将目前的商业地产、持有性物业出让给金丰投资。
中星60多亿净资产注入?
记者了解到,中华企业和金丰投资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并非最大亮点。
“如果说金丰投资和中华企业的业务剥离、重组,是为了避免同系列公司中有同质化竞争,那么这次重组最大的看点在于上海地产集团对中华企业资产的注入。”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指出。
陈晟所说的“资产注入”,是指上海地产集团是否会将旗下另一家大型地产公司——中星集团旗下的资产注入到中华企业中。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星集团总资产为157亿元,净资产为62亿元。而中华企业2009年年报显示,中华企业总资产约为137.8亿元,净资产为41.9亿元,2009年营业收入41.23亿元。
“虽然中星集团的总资产比较大,但看净资产更有意义。这些资产包括中星集团在浦东等地的土地储备、正在建设的项目和现金收益。”中华企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中星集团60多亿元的资产被注入进来,中华企业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据了解,在上海国资整合的大背景下,上海几家大型地产上市公司成为近期重组整合的重点。除了金丰投资、中华企业间的重组,上实地产系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上实发展和上实控股也将展开业务重组。
据悉,上实发展在上海的房地产业务可能会让位于上实控股。“以前在上海房地产开发是以上实发展为主,但现在优势资源可能会向上实控股集中。估计上海一些项目可能会划给上实控股,而上实发展在泉州、湖州、大理的项目是否会被划拨出去,要等高层的决定了。”上实发展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实控股收购中新地产后,上实控股在上海的开发项目覆盖到松江、闵行、徐汇几个区域,已经超过上实发展。
上海两大国资地产体系的整合大幕已悄悄开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