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世界寒冬的中国暖流

作者:朱光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2 21:02:00

摘要:世界寒冬的中国暖流

世界寒冬的中国暖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谁来扮演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角色呢?这就是中国,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当发达国家走出了这一轮金融劫难的时候,中国就将担负起经济增长的重任。”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向400位企业家解读了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大国崛起”的战略机遇。
    初冬的北京,寒意渐浓。一场由《华夏时报》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CEO高峰论坛”于11月15日-1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政界、商界、学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新格局下中国企业转型与变革”主题展开研讨。思辩热潮传递的是中国经济勃发的信心,无疑给正处于经济寒冬里的中国企业注入了一股暖流。

中国迎战危机
    “如果1997年金融危机是一米高浪的话,这次金融危机可能就是两三百米高的浪。”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体会深切。
    经历了悲痛与苦难的汶川大地震、光荣与辉煌的北京奥运会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又开始席卷全球。身处世界经济体当中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一系列问题,迷惑与惶恐的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正在忍受着不知终点的煎熬。这一切就发生在改革开放30周年中。
    “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近期,中国政府不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救市”,新政不断出台,力度空前,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众多企业家感觉到了丝丝暖意。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促进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到2010年,一共要抛出4万亿元投资并力图撬动12亿元社会资金来刺激经济。顿时,世界哗然。在全球一片肃杀的寒气中,东方的“朝阳”正温暖着世界“寒冬”。
    “中国在未来七八年内,经济保持9%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中国每年将有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1000万就业人口。经济决定政治,中国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必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对于未来,李稻葵很有信心。
    对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有不少企业家还是表示出了恐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论坛现场的发言中认为,凡是经历过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的企业家,都会对世界和国内经济有一个科学判断,对今天的危机形势依然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坚定信心,总理曾经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姚景源对企业家再三提出了忠告。

企业转型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然而,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再次陷入了一场危难中。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迅速提升等诸多不利因素让中国的企业家焦头烂额,越来越多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中国企业的转型与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美国吃米、中国吃糠’的状况一定要改变!”谈到此,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很是激动。他表示,中国企业转型是做强做久的关键,但企业提高竞争力、调整结构、产品升级仍需适度的政策环境。为此,尹明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先天的竞争劣势,因此更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保护。“这样就会鼓励人们不放弃、不抛弃就业率高的制造业,才可能思考怎么转型。”尹明善说。
    转型是痛苦的,也许中国企业家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很困难的洗牌期,最少需要5年以上,然后才会进入国际洗牌。”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教授这样认为。持有同样观点的还包括尹明善,在他看来,相对日本、韩国20年的转型期,中国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型历程。
    作为经验丰富的实干型企业家,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则提出了实战策略。他表示,中国企业在生存问题上要自信,要选择防御性的进攻,抓好现金流是防守,抓好分销是进攻。“因为现在管理现金流比管理利润重要,企业不能像乌龟一样,不消耗,只冬眠,选择冬眠会让你在冬眠中死亡。”金志国对企业提出了警告。

共筑发展机遇
    古语云:多难兴邦。自古英雄扶危难,在危难中捕捉机遇、壮大企业才是考验当今中国企业家的关键。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认为,此次危机有助于对企业战略、态势进行重新定位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这个关键就在于企业家,在于企业家素质的提升和企业家价值观的更新。他表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价值观的支撑,领导者的核心就是影响力,影响你的员工、影响你的合作者。
    杨壮认为,战略定位的核心就是取舍,企业应该做一些减法,知道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这种取舍有如割肉一般,很难做出。但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取舍必须要做。”
    同样,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光溪也认为,经济危机正是给中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能够眼睛向内,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制度建设。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则对企业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表示,企业要正视和珍惜危机锻炼,资源价格下行的条件下要防止管理回归粗放,应向管理要效益。同时,加强管理科学的普及和实践,对于内需市场的发展要有战略把握能力。
    “在全球经济冬天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温暖的地方,这点让所有中国人、中国企业家很幸运。”赵晓的一句话似乎更暖心窝。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