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基金投研“外包”券商抢食 分析师调研又公关叫苦不迭

作者:陈旭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09 19:44:30

摘要:基金投研“外包”券商抢食 分析师调研又公关叫苦不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旭 北京报道

   在世界杯跌宕起伏的进行曲中,有一群男人却忙到没时间看球。今年以来,在股市的不断下挫中,基金公司的投研体系饱受质疑。而与此同时,券商研究所作为市场研究成果的卖方,则承受了来自基金方面更大的压力。
看球成为奢望
    “哪有时间看球啊,我一个月没回家了,这周还要跑北京,调研中信国安。”国金证券负责新能源板块研究的某分析师无奈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相对券商而言较为薄弱。以研究员为例,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团队一般在50人左右,中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团队一般在20-30人,而小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则仅有不足10人,只有业界“大哥”华夏基金拥有超百人的研究员队伍。对此,华夏基金的副总吴志军曾经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更依赖自己的投研体系。”
    由于基金研究员(俗称买方)的数量限制,难以完全覆盖所有上市公司,而券商研究所(俗称卖方)则相对兵强马壮,甚至能够做到上市公司全覆盖,所以很多基金公司会利用券商的研究服务作为研究力量的补充。“新能源大家都看好,但是,每个基金公司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公司要看行业性的研报,有的偏向具体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因为行情不好,新能源作为热点板块,非常受到基金公司的关注,所以我们卖方的分析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几乎天天要出差。”上述国金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告诉记者。
    有媒体曾经报道,由于银行板块的整体下跌,相关的行业研究员基本无事可做,较为清闲。“行业研究员繁忙是好事啊,证明这个行业的前景被资金看好,并且是持续性的。”国海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程志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白热化竞争的背后
    “卖研报才能赚几个钱?养不活研究所。”东方证券一位机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几乎没有人靠销售研究报告赚钱,甚至很多券商将所有研究报告打包送给基金公司,虽然每到约定日期基金公司会根据不同券商的研报质量打分,进而支付一定的研究佣金返点,但券商研究所要想生存,靠的是基金公司的分仓。“分析师到基金公司路演,也就是推荐相关股票,如果推得准,基金公司就会分仓,也就是去这家券商开户交易股票,这样该券商就能获得不菲的交易佣金。”德邦证券宏观分析师陆兴元说。
    如果说渠道钳制了基金公司,那么基金公司就钳制了券商。60家基金公司,2009年市场佣金总额达到了64.6亿元,这块巨大的蛋糕谁也不愿意舍弃。业界三强申银万国、中信证券以及中金2009年牢牢把持了基金公司分仓市场的前三把交椅,交易佣金收入分别为4.69亿元、4.55亿元和4.36亿元。证监会明文规定,单只基金给单家券商的分仓比例不得超过30%,所以,股权关系在这个白热化的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09年报显示,申银万国占申万巴黎基金分仓的比重为29.74%,广发证券占广发基金分仓的比重为28.28%,业界“大哥”华夏基金的分仓比例中,控股股东中信证券的占比最高,为7.69%。
    一些中小券商就没有如此的便利,只能去争夺另外70%的分仓,面临的是更为市场化的残酷竞争。北京某券商研究所领导的一次讲话,侧面折射出券商研究服务竞争之激烈:“研报一定要在客户上班前发送到他邮箱里,标题要言简意赅,内容前三行要抓人眼球。重点研报还要打印好送到人家桌子上,注意摆放位置,要靠前。另外分析师不要老坐在办公室里,多学学人家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出去和客户联络感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