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新款iPhone最高减2500元!二连板朝阳科技一度跌停,苹果概念板块震荡回调

作者:胡振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5 22:29:23

摘要:为何“苹果概念”板块的这四家上市公司股价近来波动很大?

新款iPhone最高减2500元!二连板朝阳科技一度跌停,苹果概念板块震荡回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胡振明 北京报道

近日,“苹果概念”板块的朝阳科技(002981.SZ)拉升两个涨停板后出现了大幅回调,5月15日盘中一度触及跌停价。“苹果概念”板块因中美关税政策变化、苹果手机“备战618”优惠降价等事件再度受到投资者关注。

朝阳科技当日收盘下跌9.06%。该公司去年营收增加但净利润并没有增长,今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名单“缩水”。同时,“苹果概念”板块同样受关注的东尼电子(603595.SH)、燕麦科技(688312.SH)、思林杰(688115.SH)也出现了诸多值得考量的情况。

朝阳科技增收不增利

目前,朝阳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声学产品(耳机、音响)业务、精密零组件业务等。音响产品在电影电视、舞台表演、体育赛事、文化娱乐、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网上授课等领域广泛应用,精密零组件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产品领域。

朝阳科技在其2024年年报中披露,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2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31%。其中,耳机产品收入为12.2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0.36%;音响产品收入为2.3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62%;精密零组件及其他的收入为2.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27%。

朝阳科技的主要客户为电声产品品牌商、电声产品制造商以及智能终端厂商,进入了A客户、三星、H客户、安克、JLAB、Teufel、realme、小米、Skullcandy等知名智能终端品牌商的供应链。

2024年度,朝阳科技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7.0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0.53%;向第二大客户的销售额为2.7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5.89%;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合计占比达76.69%。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朝阳科技董事会秘书对公司上述相关情况进行采访,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要求记者发送电子邮件采访。随后记者向朝阳科技的联系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收到朝阳科技的回复。

记者发现,朝阳科技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相比于2024年年末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2025年第一季度末,朝阳科技的机构投资者除了公司控股股东广东健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健溢投资”)、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宁波鹏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鹏辰”)之外,有信达澳亚基金和博道基金合计2家基金公司,北京信弘天禾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家私募基金,以及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一家QFII。上述四家机构的持股数量分别为176.90万股、28.30万股、24.38万股和22.52万股。

而在2024年年末,朝阳科技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多达13家,除了健溢投资、宁波鹏辰之外,有1家QFII,10家基金公司。其中,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的持股数量在当时还是35.72万股,到2025年一季度末减少至22.52万股;信达澳亚基金在当时的持股数量合计为367.54万股,到2025年一季度末减少至176.90万股;博道基金的持股数量前后对比,则是增加了26.36万股。除此之外,2024年年末各家基金公司持股数量都比较少。

上述情况或许说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在2025年第一季度减少了对朝阳科技的关注或是离开了朝阳科技的持股阵营。

三只概念股各有问题

在“苹果概念”板块的本轮回调之前,受关税政策变化、消费领域的优惠促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板块整体出现一轮上涨过程。其中朝阳科技、东尼电子、燕麦科技、思林杰等多只成分股涨幅领先。

往年的6月18日前后,各电商平台都开展“618”促销活动。现在距离6月18日还有大约一个月时间,但《华夏时报》记者已经能看到天猫、淘宝开启了新一轮“618”抢先购预售。其中,苹果公司在天猫的“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推出了“Apple带你618”的促销活动,显著呈现“买iPhone 16 Pro立省2000元”字样。据悉,若是获得国补的机型,在叠加国补之后可最高减2500元。

那么,像“618”这样的优惠促销活动,对“苹果概念”板块乃至整个“苹果链”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东尼电子的证券事务代表潘琳艳对记者表示,如果苹果公司相关产品的销量增长,对东尼电子的销售量是有正向影响的,但也要区分不同情况考虑。

东尼电子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应用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五大领域。其中,超微细电子线材、无线充电隔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

东尼电子在2024年度实现的营业总收入为19.81亿元,同比增长7.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1.79万元,而上一年度是亏损6.07亿元,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报显示,东尼电子的营业收入为4.28亿元,同比增长4.64%;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8.67万元,同比减少15.40%。

根据2024年年报,在东尼电子的所有产品中,消费电子产品的收入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18.26%,在主营业务收入18.38亿元中所占比重大约为56.20%。

潘琳艳对记者表示,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的第一大客户是立讯精密(002475.SZ)及旗下相关公司,由苹果公司指定东尼电子向立讯精密供应相关产品。

燕麦科技的产品起步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简称“软板”)和FPCA(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实装软板,焊接电子元器件后的柔性电路板)测试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测试治具、自动化测试设备、配件及其他。

对于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及领域,燕麦科技公开表示,其自身对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相关存在依赖的风险,具体包括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苹果产业链的风险,苹果公司自身经营情况波动的风险和下游最终应用领域集中于以苹果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的风险。

目前,燕麦科技来源于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然较高,其测试设备测试的FPC主要应用于苹果公司产品。

2024年年报显示,燕麦科技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21989.2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4.19%;向第二大客户的销售额为8121.8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6.32%。向前两大客户的销售额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多次拨打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华夏时报》记者无法获得燕麦科技董事会秘书李元对上述情况的观点。

2024年度,思林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50.75万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7.31万元,同比增长69.99%。其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TWS耳机、手表、MR等多类型终端产品的检测。

《华夏时报》记者想致电思林杰的董事会秘书陈梦媛进行采访,但是多次拨打其公开的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思林杰公告称,作为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将在产品、技术开发及升级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同时加大中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发投入;重视引进各类核心技术人员,充实公司的技术团队,提高产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实力。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在思林杰2024年年报的“研发投入情况表”中,2024年度研发投入合计4923.94万元,和上一年度的5207.75万元相比,不升反降5.45%;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81人,比上年的175人增加了6人;2024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5.83万元,比上年的26.20万元略有减少。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