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治:从困境中崛起,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作者:石文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0 14:56:56

摘要:2019年,王学治获得了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回望过去的“自强”之路,王学治对《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家人亲友的帮助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获得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一定要自强,努力创造自身价值,过往获得的荣誉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对我的鞭策,我会继续努力,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王学治:从困境中崛起,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文君 北京报道

鸡西市城子河区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母亲常年生病,父亲是环卫工人,全家人都依靠父亲的收入来维持生活。一周岁时,王学治脊椎摔伤,因家庭困难和医疗技术有限,无法及时获得治疗,这次的摔伤不仅影响了王学治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了他肢体4级残疾,在外人看来,他的形象并不高大,身高一米五左右,前胸后背高高隆起。

但家庭贫困和身体残疾,并未让王学治停止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在亲友的照顾下,王学治培养了很强的自理能力,即便比同龄人上学晚,饱受病痛折磨,他也坚持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步入社会后,王学治从服装剪裁学徒做起,一步步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通过不断经营,王学治如今是鸡西市天顺煤炭销售有限公司经理和天润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经商30余年来,他一心想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企业,据了解,多年来王学治在自己的企业仅安置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就达100余人。

2019年,王学治获得了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回望过去的“自强”之路,王学治对《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家人亲友的帮助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获得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一定要自强,努力创造自身价值,过往获得的荣誉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对我的鞭策,我会继续努力,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越挫越勇,不向命运屈服

一周岁时,王学治脊椎摔伤,由于当时家庭贫困和医疗技术有限,他的伤口长期不愈合,影响了生长发育也造成了身体残疾。由于脊椎受伤比较严重,王学治无法跟同龄人一样按时入学接受教育。但在9岁那年,王学治坚决要求带病入学,身材矮小且患病的他,连书包都背不动,每节课下来,脊柱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下来。

由于脊椎发炎经常流脓,身体的疼痛让王学治难以坐下,他便将枕头垫在胸口下,调整到一个稍微舒适的姿势,坚持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便经常被同学们嘲笑,王学治也从未想到放弃,把“越是残疾越要美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持完成初中学业。

长期的治疗和药费花费了家里大量的资金,让王学治的家庭尤为困难,从记事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自立,决不能成为家里人的负担。完成初中学业后,王学治开始学习服装裁剪技能,希望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1989年,王学治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店,通过不断努力,把服装店经营得蒸蒸日上。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琳琅满目的新款服装在街头频现,冲击着他所经营的老式服装店的生意,于是王学治放弃了经营不错的服装店生意,开始下海经商,1991年王学治开始从事旧物市场物品营销工作。

由于经营方式灵活,进货渠道畅通,经过几年打拼,王学治有了自己的矿山配件商店。1997年王学治与朋友合伙采购轴承,但是因合伙人的不法经营,他损失严重,陷入了经商低谷。

王学治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在亲友手中重新筹集了资金,继续经营。2000年他瞅准鸡西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果断进军煤炭市场,先后投资50多万元,开始经营城子河多经公司十八井煤矿,为了增加销量,2005年王学治成立了煤炭筛选厂。2008年,王学治先后成立了鸡西市天顺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和鸡西市城子河区三鑫源煤矿。经过苦心经营,他的企业从原来的只有十几名工人,如今已发展成为几百名工人,从原来简单的小摊铺、商店,发展成为现在的从煤炭生产到筛选、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年纳税达200多万元。

2014年城子河区政府把供热特许经营权下放到企业,王学治根据自身煤炭经营模式,创办了鸡西市天润热力有限公司,并在城子河区政府招标仪式上中标,接手时供热面积较小,只有45万平方米,供热居民室内温度普遍不达标,设备陈旧,接手后,将原有的20吨热水锅炉更换为40吨自动化控制锅炉,为居民供暖提供了保障。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撤并小锅炉政策,王学治撤并了城子河区十余处小锅炉,经营面积从45万平方米扩展到如今的190万平方米,为鸡西市城子河区的供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赢得了居民的好评,多次收到居民送来的锦旗。

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就业机会

“我会以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将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为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有机会自立,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实现梦想。”这是王学治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一直没有忘记帮助、关心他的人。

王学治的企业吸收了很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借钱给生活有困难的职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记者了解到,经营企业之外,王学治还热心公益慈善。从1999年开始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2008年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王学治毫不犹豫地捐出8万元现金,帮助地震灾民。王学治在走访住户中,如果发现低保户、五保户、下岗困难居民部分难以交供热费,还为他们减免供热费。

在采访过程中,王学治反复提及:“我也是残疾人,我明白残疾人在生活和就业中有多难。”

目前,王学治的企业已安排18名残疾人就业,未来考虑开设洗涤厂,增设更多岗位让残疾人就业。

“自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后,我一直有一种使命感,感谢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的肯定,我会把这种荣誉当成鞭策我前进的动力,不断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强,帮助更多残疾人兄弟姐妹实现就业,让老百姓住上暖屋子,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家。”王学治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对于未来残疾人事业发展,王学治希望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社保缴纳制度,以及增加残疾人报考公务员岗位与事业单位编制岗位的机会。

“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工作劳动时间过长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是否可以考虑提前残疾人退休时间;希望公务员岗位与事业单位编制岗位能够吸纳更多优秀的残疾人朋友,增加残疾人的就业机会。”王学治说道。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