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黄金ETF持仓暴涨327.73%!我国一季度黄金市场投资属性加速释放

作者:梁宝欣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0:55

摘要:今年一季度,国内外金价双双持续走高。2025年3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3115.10美元/盎司,比年初2644.60美元/盎司上涨17.79%。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3月底收盘价730.80元/克,比年初开盘价614.00元/克上涨19.02%。

黄金ETF持仓暴涨327.73%!我国一季度黄金市场投资属性加速释放

截图自世界黄金协会微信公众号

本报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

今年一季度,国内外金价双双持续走高。2025年3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3115.10美元/盎司,比年初2644.60美元/盎司上涨17.79%。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3月底收盘价730.80元/克,比年初开盘价614.00元/克上涨19.02%。

在金价大涨背景下,4月28日,中国黄金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黄金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分化。其中,国内原料产金87.243吨,同比增1.49%;进口原料产金53.587吨,同比增0.68%,全国黄金总产量达140.830吨,同比增长1.18%。而同期我国黄金消费量为290.492吨,同比下降5.96%。

除了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黄金市场的投资端也出现显著动态。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一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至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金融属性驱动黄金产量增长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原料产金87.243吨,比2024年一季度增加1.284吨,同比增长1.49%,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61.772吨,有色副产金完成25.471吨。另外,2025年一季度进口原料产金53.587吨,同比增长0.68%,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140.830吨,同比增长1.18%。

黄金具备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4月29日,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产量增长背后,首先是黄金金融属性的显著强化。国际金价持续高位运行,伦敦现货黄金一季度均价同比飙升38.16%,沪金主力合约突破785元/克,刺激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和降低入选品位释放产能。2024年全球金矿产量仅微增0.5%,而中国在供应链韧性支撑下逆势扩产。

其次,央行战略性增持引领普通投资者抢购黄金资产及金融机构资产配置需求也大幅增加形成“多轮驱动”。我国一季度增持黄金储备12.75吨至2292.33吨,连续19个月稳居全球最大购金国。同时,民间金条消费同比暴涨29.81%,高净值人群通过银行渠道将实物黄金转化为金融资产,我国黄金冶炼端扩大进口原料产金规模以求满足国内黄金需求。

更深层次看,美元信用体系裂痕扩大,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反复冲击全球贸易秩序,黄金作为“非主权货币”的避险价值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黄金协会指出,2025年一季度,黄金企业紧紧抓住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契机,进一步降低入选品位,最大限度利用金矿资源,黄金产量稳步增长。

不过,这一策略的长期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顾冯达指出,黄金企业降低入选品位短期内提振产量,但这一策略若缺乏更先进的采选冶技术升级的话,往往会造成部分企业以资源透支换取财务指标修复的权宜之计,长期将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从技术层面看,入选品位每降低0.1克/吨,矿石处理成本将上升8%—12%,而一季度国内金矿平均品位已从1.5克/吨降至1.2克/吨,直接导致吨矿能耗同比增加15%。这种“薄利多销”模式在沪金价格突破迭创新高时极具经济性,然而长期来看,品位下降将导致单位矿石处理成本上升,能源、人力、环保支出增加,且加速高品位资源耗竭。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金矿总维持成本(AISC)同比上涨9%,达1456美元/盎司。“长期依赖低品位开采模式难以持续,企业需在技术创新和全球资源再配置上发力,如生物冶金技术可降低选矿成本30%。”顾冯达说。

黄金ETF持仓同比增长超3倍

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在黄金消费量方面,2025年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工业及其他用金17.943吨,同比下降3.84%。

不过,一季度,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则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60万吨(单边0.80万吨),同比增长4.57%,成交额双边10.70万亿元(单边5.35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5.54万吨(单边2.77万吨),同比增长91.17%,成交额双边30.52万亿元(单边1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69%。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一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至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世界黄金协会披露的数据还显示,3月,中国市场黄金ETF流入约56亿元人民币,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强劲流入,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冲至1010亿元人民币。

对于黄金ETF暴增超3倍的现象,顾冯达将此称为“避险焦虑情绪下资金用脚投票”,并指出,黄金ETF需求暴涨背后是多重历史性转折共振推动。首先,政策裂变带来新机遇,险资“巨鲸入场”彻底改变市场流动性结构。

2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3月25日,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新政框架下,完成全国首笔保险资金黄金投资询价交易,这是险资入市的首批黄金交易。

“其次,认知革命正在发生。年轻投资者通过券商APP将黄金ETF持仓量推至历史峰值,标志着‘Z世代’资产配置从房产、股票向黄金迁徙。再者,美元体系松动也是重要因素。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指数暴跌至98.36,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转负催生‘黄金替代国债’的资产再定价。”顾冯达说。

另外,世界黄金协会指出,二季度我国黄金ETF需求持续大增,仅在4月前两周,中国的黄金ETF总持仓大增29吨,总资产管理规模更是飙升25%,持续的金价大涨和不断升级的贸易战风险为主要驱动。

顾冯达还指出,展望二季度,黄金为代表贵金属价格趋势将呈现“高位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一方面,美国PCE通胀数据粘性超预期可能推迟降息时点,引发短期获利了结;另一方面,地缘冲突与关税博弈未解。

亦有市场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当黄金ETF成为大妈与对冲基金的共同选择,波动率的狂欢才刚拉开帷幕。”

顾冯达表示,消费弱化与投资强化的“剪刀差”背后,黄金市场正经历从“商品消费”向“金融资产”的历史性转身。2024年全球金饰消费下降11%,而投资需求占比升至25%。黄金市场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投资属性加速崛起,产业格局全面重塑。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