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强信号:开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征程,适时降息降准|两会重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两会报道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被提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提出了2025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并对重大宏观政策做出安排部署。
《报告》要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裕的流动性,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而更好地降低消费和投资成本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娄飞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
《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延续了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基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近10余年来货币政策基调首次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经历了去年有力度的降准、降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之后,市场对货币政策基调调整后的宽松预期较高。年初债市甚至出现抢跑苗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被压至1.6%以下。后来央行通过暂停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强调“防止资金空转”等方式,引导市场逐渐修正预期,并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考虑到今年外部冲击加剧以及稳增长任务难度,预计货币政策后续将逐渐向适度宽松回归。”温彬说。
在具体实施中,娄飞鹏认为,既需要采用降准降息政策,也需要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激励作用,推动更多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提高政策调控成效,需要深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进一步疏通政策传导渠道。
谈及实施降准降息幅度上,董希淼认为,2025年可降准0.5—1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引导LPR非对称下降25—50个基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同时今年会继续降准1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今年货币政策将在量、价两个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我们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准窗口有可能打开。”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
结构性功能再发力
除了总量功能之外,今年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继续得到重视。
《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在温彬看来,此举是实现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
王青预计,央行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后,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在内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加,以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在相关工具创设方式上,董希淼认为,可以研究出台加强对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如创设支持提振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消费信贷(包括信用卡)的实际利率和费率。
“后期有可能设立促消费定向政策工具。”王青补充道。
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尤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曾一度逼近7.37。随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多项稳汇率措施,如发行离岸央票、上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为汇率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报告》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王青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要保持基本不变,或固守某个具体价位,而是指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并与经济基本面变化相适应。
“年内来看,着眼于有效应对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今年宏观政策稳增长力度进一步加大,GDP增速将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水平,也将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的韧性。”王青分析。
而在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三个坚决”,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显示了坚定的稳汇市立场。
王青判断,若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类似在离岸市场较大规模发行央票、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各类稳汇市工具会及时出手,这些政策工具能够起到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作用。
截至3月5日15:0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26附近运行。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714,上调25个基点。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