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点亮寂静的夜空!助残行动中频现志愿组织的身影|新春走基层

作者:陶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1-31 20:50:18

摘要:正如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过的那样:“助残志愿服务就像一团团火一样,温暖了无数受助者的心灵;助残志愿服务又像满天星星一样,点亮了寂静的夜空。”

点亮寂静的夜空!助残行动中频现志愿组织的身影|新春走基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炜 南京摄影报道

春节期间,由各地残联组织开展的“助残暖冬”活动正密集举行,为残疾人送去温暖。《华夏时报》记者在对长三角各地残联的采访中发现,除了各地残联、各级政府部门在助残行动中率先垂范以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积极参与到助残行动中来。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组织精神科医生、专业社工和助残志愿者走村入户为南夏墅街道250户精神障碍家庭送科普、送随访、送慰问、送祝福;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益心向阳爱心协会在会长王振东带领下到姚集镇慰问困难残疾儿童家庭;在江苏全省范围内,中国狮子联会江苏代表处举办的“狮爱暖冬・情满千家”新春慰问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开展了97次服务,服务总时长1243小时,参与的志愿者人数294人,受益人数1813人次;而在浙江省温州市,当地残联于春节前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趣味游园会、爱心接力跑、融爱公益音乐会等残健融合活动20余场,里面有多个爱心志愿团队参与。

正如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过的那样:“助残志愿服务就像一团团火一样,温暖了无数受助者的心灵;助残志愿服务又像满天星星一样,点亮了寂静的夜空。”

志愿组织广泛参与助残

近期密集举办的“助残暖冬”活动中,各种类型的社会力量频现。

春节前夕,九三学社常州市武进区基层委员会、常州市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在武进区残联支持下走村入户为南夏墅街道250户精神障碍家庭送科普、送随访、送慰问、送祝福。该驿站组织精神科医生、专业社工和助残志愿者深入南夏墅街道各村委社区,累计举办春节居家康复要点科普10场,精神科医生一对一随访265人次,发放书法家手写的“福”字250张,新春礼包250盒。科普环节,由武进三院精神科医生居敏刚、朱平分别主讲如何平稳度过春节。随访环节,精神科医生强强、丁睿鹰、蒋安琪等根据个人档案及最新居家康复情况予以评估,并给出春节及未来一段时间居家康复意见,从规范用药、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到人际交流、家务劳动训练等方面为每一位精神障碍者量身制定居家康复方案。红红的“福”字是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刘德龙教授及知名书法家张克强为慰问对象书写的。武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周斌、心内科主任医师季建国,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储兆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巢俊宇也为困境残疾人作义诊咨询和心理疏导。此外,同心助残驿站还慰问了困境残疾人家庭、优秀志愿者、部分爱心人士及爱心艺术家,其中慰问困境残疾人家庭170户,为困境残疾人送去了慰问金慰问物资及美好的新春祝福,累计慰问各类残疾人家庭420户。

WechatIMG43558.png

“作为九三学社武进区基层委主办的社会组织,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开发合适的服务项目是我们开展精神障碍关爱的宗旨。未来我们将在省级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新型康复技法应用,着力提升居家康复和机构康复效果,为打造精神障碍友好型社区做出更大贡献。”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徐州睢宁县,益心向阳爱心协会10余名成员在会长王振东带领下到姚集镇慰问困难残疾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冬天的温暖和协会爱心人士的祝福。据了解,益心向阳爱心协会2022年才刚刚成立,却已开展各类爱心助残活动100余次,受益残疾人近2000人。“我自幼也是残疾,我能够感同身受到残疾人的困境,我希望通过我自身微薄之力,把大家更多的爱心汇到一起,为困难残疾人送去一点点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协会会长王振东说。

在徐州市云龙区,新风志愿团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大龙湖街道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之家提供志愿服务,用他们的双手和爱心,为残疾人朋友们整理出了一个温馨、整洁的生活环境,并为残疾人朋友带来了衣服、体育用品等新年礼物。“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更多关注。”新风志愿团队的负责人秦彭表示。

中国狮子联会江苏代表处则在2024年12月20日就全省启动了“狮爱暖冬・情满千家”新春慰问活动,倡议各服务队在2025年元旦和春节期间统一行动,以拳拳爱心、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寒冬中那些亟需关爱的残疾人群体,送去温暖与慰藉。截至春节前,据不完全统计,已开展97次服务,服务总时长1243小时,参与的志愿者人数294人,受益人数1813人次。

“中国狮子联会江苏代表处一直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未来,将继续深入关注残疾人需求,开展更多持续性、创新性的帮扶项目,同时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关注残疾人,加入助残行列,共同为残疾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狮子联会江苏代表处主任欧建清表示。

助残志愿服务显著发展

近年来,助残志愿服务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进程不仅体现在志愿者数量的稳步增长上,更在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从志愿者数量来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助残志愿者的队伍已经相当庞大。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助残志愿者人数已达188.8万人,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为残疾人提供着多样化的服务。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在服务质量方面,助残志愿服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志愿者们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康复服务,还积极参与到残疾人的就业帮扶、教育辅导、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帮助残疾人提升自我认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同时,助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级残联和助残志愿服务组织越来越注重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指导,以提升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水平。此外,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助残志愿服务团队,他们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助残志愿服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线下服务外,线上服务也逐渐兴起。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志愿者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残疾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此外,一些创新的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也应运而生,如“残疾人居家就业网上开店技能培训公益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促进了残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采取了多种示范引导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助残。首先,表彰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倡导残疾人自尊自强,引导全社会热心扶残助残,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先后多次召开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这些大会表彰了众多在助残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成为各行各业残疾人事业的标杆,鼓舞着更多残疾人和社会人士共同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其次,国家积极培育扶持助残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引导其开展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扶贫解困、生活照料等多种服务;此外,国家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和标准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水平、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引导。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