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落实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直指资本市场估值修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10-19 21:52:50
冉学东
从10月18日开始,央行此次推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实施。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实施情况是,21家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贷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再贷款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1.75%,可视情况展期。
此次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发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而央行再贷款给21家金融机构的年利率是1.75%。由此看,商业银行可以有0.5%的利差获益。据媒体报道,首单增持回购再贷款正在深圳落地,用于某大型央企的相关计划。
关于互换便利操作,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
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均表态积极申请参与操作。
对于为何央行要推出这两项政策,10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他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物价低位运行等,市场普遍认为需要推出有分量的宏观政策。按照中央部署,前期人民银行做了深入研究并准备了政策预案。
他同时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过去的实践,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予以应对。
而针对房地产市场方面,央行优化调整了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从金融宏观审慎的角度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化解和健康发展。
而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则主要针对资本市场,是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制定的。他指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不会扩大央行的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投放;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这里值得我们更加注意的是,央行在推进这两个工具的步骤,尤其是在推进部际合作方面的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做法:
首先,这两项政策是央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出的,并且在国际上已经有成功先例。二是为了推出和实施这两项政策,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组建了工作专班。三是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召开座谈会,就金融机构抓紧落实好一揽子政策进行了专门部署。
央行为什么会针对资本市场发出两项政策工具,潘功胜的解释是,从宏观和深层次角度看,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估值修复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投融资功能,阻断市场走弱与股权质押风险的负向循环,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预期,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
也就是说,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目的并未是为了推升股价,而是要推动解决目前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预期疲弱,从而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
人民银行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就是重点抓住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个牛鼻子,解决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并改善目前预期疲弱的问题。
市场上看到了央行的政策是一个系统性的措施,在部际合作方面出现了较大开创性的步骤,让政策的执行过程更加扎实,落地更加有序,这让市场看到了决策部门对目前经济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推出的系统性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为推进落实而进行的协调和策划,最重要体现在物价的合理回升,并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断或弱化金融市场风险累积。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资本市场估值修复,这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实践中具有一定开创性,同时,这两项政策还具有开放性,未来的额度还将继续增加,这对于扭转资本市场预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10月18日资本市场以合理幅度的上涨对政策的落实报以掌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